Magis 青年中心及輔仁大學耶穌會使命發展室,攜手於2025年一月3日至9日,帶著來自台灣各大學的學生,前往濟州島與韓國耶穌會西江大學的學生一起進行生活體驗。此次活動圍繞著食物,主題正是「歡待的食桌」。參與的學生在天主創造的大自然中,從田裡拔岀紅蘿蔔,從樹上摘下一顆顆的水果,懷著感恩的心享用,並與夥伴一起從買食材開始,動手做出食物與其他人共食分享。所有的體驗都跟濟州島的文化與環境有關,用天主創造的五官、單純的心去感受。
2024年初,韓國耶穌會西江大學與台灣 Magis 青年中心合作「台韓交流生活體驗」,有十幾個韓國大學生來台灣參與活動,2025年伊始,換 Magis 青年中心帶十幾個大學生從台灣去韓國體驗。
此次參與的青年來自各個不同大學,有台大、國北教大、輔大、世新、清大、中教大,活動地點在濟州島,主題是「歡待的食桌」。
這次活動主題圍繞「食物」,在天主創造的大自然中,雙腳踏在土上拔岀紅蘿蔔,用雙手摘下一顆顆的水果,懷著感恩的心享用,與夥伴一起從買食材開始,動手做出食物與其他人共食分享,所有的體驗都跟濟州島的文化與環境有關,用天主創造的五官、單純的心去感受。

「當你被這個世界、身邊的人用心歡待的時候,你感受怎麼樣?」
「你願意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歡待身邊的人?」
「在這趟體驗裡,天主是如何歡待你?」
以下是陪伴台灣青年赴韓國參加生活體驗的神長分享:
輔仁大學耶穌會使命發展室主任馮漢中神父
以「歡待的食桌」為主題,台韓青年學生交流活動於新年伊始在韓國濟州島熱鬧展開。這個為期一週的活動由韓國天主教耶穌會西江大學,台灣耶穌會Magis青年中心及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耶穌會使命發展室合辦。台韓兩地共有24位大學生參加,彼此在共融的氣氛中打破語言的隔閡,在同一餐桌上分享多元不同的文化。
「歡待的食桌」是由韓文直接翻譯成中文的詞彙,箇中的意思是對友人的款待,以開放的態度與朋友共享美好的時光和食物。但這次活動的目的有一層更深的意義,正好響應了全球耶穌會第四個使徒優先—照顧我們共同的家園,與世界和大自然修和。我們透過親自走進廣闊的橘子園及全有機的胡蘿蔔田裏,實際參與農夫的工作;從樹上辛勞的採摘橘子及彎下身段去拔出甜美的胡蘿蔔,到體驗當地小農如何為了讓土地能夠永續耕作,而使用不同的方式為後代保留最好的田地。這幾天不僅是收割豐盛的果實,也幫助參與的每一位體認,我們每一口食物都是得來不易,都是上天愛的恩賜。

雖然,我們沒有使用生澀的課程來傳達知識,但經過每天的經驗、反思和小組分享,一步一步地把我們與他人和與大自然的連結,潛移默化地建立起來。 讓人深受感動的是在最後一天的分享中,大家以不同的關鍵字分享了對活動的整體感受,當中包括了豐盛、喜悅、友誼、愛、連結、團體等,雖然才短短的幾天時間,台韓兩地的青年人已經能彼此共融、坦誠接納、開懷分享。而且也有機會注意到這個活動只是一個開端,一方面彼此的友誼才正開始加深,另一方面,也讓每人重新探尋自己在整個受造界中照顧者的角色,並身體力行與眾生建立健康的友誼關係。
Magis 青年中心神師麥智寬神父
參與台韓交流活動,來到濟州島是一件幸福美滿的旅程。雖然一月份天氣冰冷甚至會下雪,但一天又一天從雲中間照耀的太陽,還是讓我們的心裡感到溫暖。一起欣賞和珍惜大自然,以燦爛陽光「歡待」我們、給我們漂亮風景,成為我這旅途中最好的禮物。
這些鮮麗的光線對我而言,象徵著天上溫柔的眷顧。 太陽不只在雲上畫出美好的畫面,也照著濟州島的土地。我們認識這塊地從爬上一座小火山丘陵開始。在那邊,瞻仰著火山口,並聽導覽解說,我們能想像我們所抵達的地方是如何以極大的力量塑成,因而為這些奇妙的過程感到敬畏。四處可見的玄武岩,為這創造的過程默默地作證。

不過這座火山島出產的不只是石頭,在這裡居住的農民接著天和地的合作,為了賦予桌上充滿生命的食物而努力工作。體驗農夫生活,讓我了解他們需要依靠許多外在無法掌控的因素,尤其是如果他們選擇放棄用農藥和人工肥料。他們常會感受脆弱,也常得接受失敗。可是由於不斷嘗試,他們對這世界擁有真實感。他們懂得珍惜和圍繞食桌以所獲得的收穫慶祝。摘下濟州島的橘子,或享受自己剛從地裡拔出來的胡蘿蔔的甜味,都讓我更加深相信天上好爸爸的眷顧。
文/圖 Magis 青年中心、輔仁大學耶穌會使命發展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