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上任以來,對貧困者及社會邊緣人士始終表達親近與關懷。近日,柬埔寨馬德望的宗座監牧將耶穌會班迭普立工坊身障者手工製作的「湄公椅」贈送給教宗,作為他與無數重獲尊嚴的男女和兒童團結一心的象徵。向教宗獻上這把輪椅,也是對普世人類發出的呼籲,鼓勵大家擁抱慈悲、療癒與和平。

2024年10月23日的清晨,柬埔寨馬德望的宗座監牧,耶穌會士恩里克.費加雷德神父(Fr Enrique Figaredo, SJ)代表「班迭普立」(Banteay Prieb)輪椅工坊將一把名為「湄公」(Mekong)的輪椅致贈教宗方濟各。「湄公」一詞意指湄公河,是東南亞最長的一條河流,流經柬埔寨。

「班迭普立」位於金邊近郊的村落,是耶穌會柬埔寨服務(Jesuit Service Cambodia)於1994年為身障人士提供技術訓練的中心。該中心旨在協助當地許多遭受地雷、集束彈或受戰爭影響的身障青年,透過輪椅工坊參與手作輪椅,改善自己及他人的生活,為生命帶來一線希望。如今,該中心製作的一把輪椅從柬埔寨送達梵蒂岡,作為教宗方濟各與世界各地眾多弱小者團結一心的象徵。

464292233_952760130214678_891641

「湄公椅」專為柬埔寨身障人士的獨特需求而設計,由木材和金屬框架製成,配有三個輪子,適合在崎嶇的地形使用。這把椅子不僅是許多身障人士實現「身體獨立自主」的關鍵要素,也是重獲生命目的的象徵,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匱乏的鄉村地區,沒有行動能力的人往往被社會大眾遺忘。對於身障兒童來說,獲得「湄公椅」意味著有更大的機會上學,而對於成年人而言,行動能力則代表取得生計的可能。

教宗方濟各上任以來,從不間斷地倡導對貧困弱小者及社會邊緣人的關懷。接受這份禮物,意味著教宗與那些重獲尊嚴的無數男女和兒童並肩同在。這把手工製作的輪椅體現了柬埔寨人民的復原力,以及人類不屈不撓的精神,這一切必能克勝戰爭所帶來的恐懼。向教宗獻上這把輪椅,也是對普世人類發出的呼籲,鼓勵大家擁抱慈悲、療癒與和平。

耶穌會士恩里克.費加雷德主教與柬埔寨的青年。
耶穌會士恩里克.費加雷德神父與柬埔寨的青年。

發起致贈活動的恩里克.費加雷德神父表示,「湄公椅」不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也「改變了那些捐贈椅子的人,因為他們見證了這些椅子帶來的變化。一把椅子恢復了希望,並對現實提供了新的視野。」這位耶穌會士也認為,輪椅近似於「聖事」——外在的一個標記,轉化了領受者的內在生活,為他們開啟了機會的大門。

當這把輪椅被呈獻給教宗方濟各時,它承載著無數戰爭倖存者的故事,以及許多人將個人苦難轉化為善的力量的希望。「湄公椅」從柬埔寨到梵蒂岡的旅程象徵著,無論距離多遙遠,生命的尊嚴是世人普遍共有的。

文:耶穌會羅馬總院/耶穌會中華省通傳中心摘譯
圖:耶穌會羅馬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