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瑪利亞在你心中,是個高高在上的完人,還是位平凡的母親?她是否也會為兒時的耶穌無法融入同儕、發展落後而感到心焦?將瑪利亞從高處的尊位上放下,與她肩並肩站著,並默觀她和耶穌的日常生活, 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與瑪利亞的共通處,比我們曾經以為的還要更多。
我發現我自己,常常想知道聖家平日的家庭生活,尤其是瑪利亞和耶穌一起生活的日常時刻。這或許因我自己也是位平凡的母親,我渴望感受與聖母有著如家人般的關係,她對我的信仰不可或缺。然而,我太常把瑪利亞奉為完人。她雖然值得如此的尊敬,可是我一旦將她「供奉」於尊位上,然後站在她的下方,我就落入一個陷阱,相信我此生能肖似她的程度,也只能那麼近了。
當瑪利亞立在尊位上,她往往就像我在 Instagram 上面看到的完美母親形象。她總是安靜又慈祥。她要不就是帶孩子在家自學,每天都為孩子排了完美課程,極有耐心的母親;要不就是永遠找得出時間陪耶穌做功課,身兼職業婦女的母親。此外,她每天晚上,將自己烹調、營養豐富的餐點,在恰恰好的時刻端上餐桌。在瑪利亞的晚餐桌旁,談話的內容總是豐富而多樣,而且她是完美的傾聽者,將所聽到的一切默存心中,並存放在井井有條的記憶整理盒內,在這方面,她從未失職。
我偶爾想知道,如果把瑪利亞安放在這樣的尊位上,並為她的一生繪出一幅完美的圖畫,其實是否對她有害?畢竟,天主選擇一個平凡的人類孕育天主子。祂派遣一位天使到一座小鄉鎮裡,一個貧窮、目不識丁的年輕女孩面前,邀請她作耶穌的母親。在我內心,我就是不認為天主想要她當個完美的母親。
事實上,我認為天主想要她當個凡人。
近來,我始終按捺不住自己的渴望,設想瑪利亞更為人性、更為平凡的一面。 在耶穌誕生與祂的死亡之間,我益發嘗試去默觀那些不為人知的時刻。在如此的默觀中,我想像著某些時刻,例如瑪利亞遇到回家時心情低落的耶穌,因為祂很難融入同齡的孩子。祂終究是個沉思者。若是祂一直比同齡的孩子早熟,會怎麼樣呢?假如他們就是無法「了解」祂,又要怎麼辦呢?我也想像,小耶穌的發展已經落後的可能性。也許祂一歲時還不會走路,到了兩歲也不會講話。但我們當代的某些偉大思想家,也曾發展得比別人緩慢。在這個想像的過程,當瑪利亞鼓勵耶穌,試試看只要說幾個字就好時,我幾乎可以感覺到她的焦慮。我能感覺她內心的痛苦,有個聲音說:「也許我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我可以感同身受,因為我曾有相同的經歷。
默觀瑪利亞與耶穌的生活日常,這些時刻給了我極度的平安。它們幫助我,感到與天主之母有更親近的家人關係。它們幫助我,把瑪利亞從尊位上取下一段時間,與她肩並肩站著。它們幫助我,感到我與她的共通點,可能比我以為的更多。
文:葛蕾茜·克勞德爾 (Gretchen Crowder)
文章來源:IgnatianSpirit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