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九龍兩間華仁書院七位師生,在2024年7月21至26日,遠赴耶穌會位在美國東岸的波士頓學院,參加該校為高中生舉辦的「追求卓越」依納爵靈修培育計劃 。六天內,他們除了參與豐富精采的活動之外,也與170多位世界各國的高中生以及波士頓學院的大學生,交流、共融,並一起慶祝聖依納爵瞻禮。

炎炎仲夏,正是暑假的季節,香港與九龍兩間華仁書院的學生與老師遠赴美國波士頓的耶穌會大學波士頓學院 (Boston College),參加該校為高中生舉辦的依納爵靈修培育計劃。

來自香港及九龍華仁書院的七位師生
來自香港及九龍華仁書院的七位師生

 

活動以波士頓學院校訓「追求卓越」(Ever to Excel) 為主題,在六天內透過不同的主題演講、體驗活動、校園朝聖,讓參與的學生從經驗中體會依納爵《 神操》中的主題,包括人生基礎與認同、培育與內在聲音、分辨與朝聖旅程、使命與生命動力等,當中更邀請到不同的耶穌會士及平信徒,就各個主題分享他們在人生經歷中如何活出依納爵的精神。

參與活動的學生超過170人,還有30位波士頓學院的大學生擔任小組輔導 (穿黃衣者)
參與活動的學生超過170人,還有30位波士頓學院的大學生擔任小組輔導 (穿黃衣者)

是次活動共有170多人參與,除了美國本地的高中學生,還有來自日本、葡萄牙、西班牙及愛爾蘭各地耶穌會學校的高中生參加。整個活動由波士頓學院的在學生帶領,除了提供信仰培育,也讓同學們一嚐大學生活的味道。他們有機會與其他高中生在大學宿舍同住,也可親自與大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在大學生活中面對的喜樂和挑戰、如何為人生作出選擇。每天晚上,所有參與者齊集校內的聖堂或戶外草地,參與波士頓學院特別的「燭光彌撒」(Candlelight Mass),並與其他青年朋友一同慶祝聖依納爵瞻禮!

參與者在戶外進行「燭光彌撒」慶祝聖依納爵瞻禮
參與者在戶外進行「燭光彌撒」慶祝聖依納爵瞻禮

 

以下是參與同學的心得和分享:

Jason Yip (九龍華仁書院中四學生)
這次旅程讓我得知,自己能夠不再懼怕選擇及其帶來的後果,自己的夢想、前途、職業、未來必須自己選擇。在重要的抉擇、人生的分叉路上必須具有主見,這才能真正活出自我,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大路。在這大路上,天主是我的引導者,不僅推動著我作出忠於心中的選擇,更守護著我,等待著不成熟的自己,猶疑地選擇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故事。

參加者在校園朝聖中體驗明陣 (labyrinth) 祈禱
參加者在校園朝聖中體驗明陣 (labyrinth) 祈禱

 

Anderson Liu (香港華仁書院中四學生)
在這次旅程中,最重要的是我學會突破自己,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最初難免有些內向,但幸好在美國遇到的人都很願意開放自己,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加深雙方的了解,使我學會主動地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學習與別人溝通。
在我眼中,天主就像我的父親陪伴著我,保護著我,這次也不例外,祂不斷邀請我去接觸更多方面的祂、去感受祂的愛,從而去影響別人、去繼續做一個同行者。

參與學生學習日本摺紙藝術
參與學生學習日本摺紙藝術

 

Jason Lam (九龍華仁書院中四學生)
在「Ever to Excel」的活動中,其中一位神父提出一個想法,他說我們之所以能夠愛其他人,是因為天主先愛我們,我們的愛是由天主而來的,保存天主的愛而不愛其他人,不能夠讓天主給我們的愛翻倍,但若我們愛其他人的話,天主給我們的愛就能夠翻倍。

每次主題演講後,參加者在校園各處進行小組分享
每次主題演講後,參加者在校園各處進行小組分享

 

Moses Wong (香港華仁書院中五學生)
我曾經在兩個分享中,都聽到同一位耶穌會神父提出的三個問題:甚麼給你帶來喜樂?你有甚麼長處?世界需要你成為怎樣的人?(What brings you joy? What are you good at? What the world needs you to be?) 這些問題仍然深深停留在我的腦海中。雖然我仍然無法找到清晰的答案,但人生漫漫長路,我仍有時間尋找自己的答案,也希望永遠不會太遲!

 

文/圖:耶穌會 黃順業修士

*以下是波士頓學院剪輯的活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