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傳播 (communication) 工作在耶穌會的歷史由來已久,傳教工作帶給人們希望與鼓舞時,通訊傳播則是將這個希望與鼓舞廣傳至世界各個角落。在普世耶穌會六個區聯會中,肩負這項任務的通傳代表,六月底齊聚羅馬開會,並迎接新任總會長辦公室通傳中心主任「查克斯」神父。
耶穌會在早期時,已開始重視通訊傳播 (communication) 於推廣使命上所能發揮的力量。通訊傳播工作做得好,可使耶穌會所有的工作事半功倍。會祖聖依納爵的一生中,也寫過七千多封書信,與他的會士弟兄們和恩人朋友溝通聯繫 。
耶穌會的卡萊薩神父 (Fr. Gasper Caleza) 在1556年4月30日,前往阿比西尼亞 (Abyssinia,現今的衣索比亞) 履行使命的途中,寫了一封信給依納爵,當中詳述取得一台印刷機,對於耶穌會傳教工作的幫助。他和依納爵皆深知,這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花費、協調、運送等等,但是對於耶穌會在傳播福音的工作上,一台印刷機卻有潛在巨大的效益。幾個月後,由於阿比西尼亞的國王不願接待耶穌會傳教士,印刷機在運送過程中抵達印度,因此印度有史以來的第一台印刷機就安裝於果亞 (Goa) 的聖保祿書院裡。
當傳教工作帶給人們希望與鼓舞時,通訊傳播則是將這個希望與鼓舞廣傳至世界各個角落。本著這樣的信念,羅馬耶穌會總會長辦公室於2024年6月24至27日,邀集普世耶穌會的通訊傳播單位代表,齊聚羅馬。耶穌會的六個區聯會,每一區派一位代表,與總會長辦公室通訊傳播中心的伙伴一起,花四天的時間交談、培訓與分辨。這場會議涵蓋的主題從社交媒體最佳的運用,到聖召推廣、再到善意溝通,它創造了區聯會間建立網絡的機會,對於未來與梵蒂岡、總會長辦公室,以及其他地區弟兄姊妹的合作推行計畫,留下無限想像的空間。
會議中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聖座傳播部部長保祿·魯菲尼博士 ( Dr. Paolo Ruffini) 的蒞臨,他帶領與會代表們討論,在當代世界中的通訊傳播牧靈工作。距離由聖座傳播部引領進入的2025教會千禧年,只剩下半年左右的時間,魯菲尼博士擘劃了接觸年輕世代的願景。他一邊熱衷於改革聖座傳播部,以增加數位語言工具的使用,同時也請求在場的通訊傳播代表,善用數位溝通,以驅使「尋找團體的人們,在真實的世界裡相遇,而這種相遇,唯有面對面時,方有可能」。

會議尾聲,代表們將他們分辨的果實呈給總會長蘇薩神父,他接著也提出他自己對於通訊傳播使徒工作的反思:「打從耶穌會成立之初,溝通,自始自終都是工作的一部分。它不是牧靈以外的事情,而是『牧靈的一部分』。」蘇薩神父回顧了耶穌會在通訊傳播方面的歷史,並指出,通訊傳播不只是傳遞耶穌會牧靈的言語,它也帶來希望。「不管我們來自哪個國家,當今都很輕易就失去希望。通訊傳播最大的使命,即帶給失去希望的人們希望。」
蘇薩神父也提醒與會代表,通訊傳播使命的核心,不只是公共關係或者廣告,它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除了開會,通訊傳播代表們也在耶穌會羅馬檔案館 (Archivum Romanum Societatis Iesu ARSI) 學術主任姆肯達神父 (Fr Festo Mkenda SJ) 的導覽下,參觀了檔案館。他準備了數個世紀以來厚厚一疊的檔案給代表們看,那些都是在遙遠傳教區的耶穌會士,以漂亮的字跡精心書寫的信件。通傳代表們還看到從依納爵遺容取模的面具,他獨特的巴斯克輪廓,被保留於蠟中數百年。檔案館的內容與當前的通訊傳播工作,將過去與未來放在同一脈絡裡,銜接了耶穌會在通訊傳播方面悠久的歷史。
在另一場討論會上,三位記者,阿根廷《國家報》的伊莉莎白·皮克 (Elisabetta Piqué)、法國《十字架報國際版》的羅伯特·米肯斯 ( Robert Mickens), 以及義大利《共和國報》的亞科波·斯卡拉穆齊(Iacopo Scaramuzzi),分享了他們報導梵蒂岡的新聞工作。那是場豐富的談話,坦誠且富有見地。 米肯斯說,教會沒有出現太多結構性的改變,然而皮克卻說:「他(教宗方濟各),與現實合作。」

會後,總會長辦公室辦了一場迎新送舊茶會,有更多的記者出現,來向六月底卸任的耶穌會總會長辦公室通傳中心主任若望.達爾迪斯神父(Fr John Dardis SJ),以及駐總會長辦公室記者皮埃爾.貝蘭格神父 (Fr. Pierre Belanger) 道別,也歡迎7月1日新上任的通傳中心主任查克溫耶魯姆·阿菲阿瓦里神父 (Fr Chuckwunyelum Afiawari SJ)。起達爾迪斯神父、魯菲尼博士、查克斯神父

阿菲阿瓦里神父喜歡大家喚他「查克斯」(Chuks),他肩負傳播資訊,並促進耶穌會的聯繫、確保有效的溝通等任務。查克神父曾任西北非會省 (ANW) 的省會長,擔任過初學導師、非洲與馬達加斯加區會 (Africa and Madagascar) 秘書、辛巴威雅魯培耶穌會層級大學的校長。他說:「溝通就是生活!生活也是溝通!耶穌的人性、生活與使命,就是卓越的溝通。」
會議結束後,每個通傳代表都已回到各自的崗位上,一如當年肩負著傳播使命的第一台印刷機那樣,懷抱著希望展開合作計畫、團體分辨,以及傳播使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