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耶穌會亞太區聯會(JCAP)的教育委員代表首次實體聚會,於4月中在印尼峇里島舉行。一起來分享,出席此次會議的中華省教育委員會主席蘇英麟博士,為我們書寫的第一手資訊。
2024年4月10日至14日,來自耶穌會亞太區聯會(JCAP)9個會省的教育委員代表齊聚峇里島,這是自 COVID-19 疫情以來首次面對面的集會。此次與會的會士和平信徒們大多是第一次參加,包含 JCAP 的教育委員會秘書長、人稱 Koko 神父的李奧納多斯·威南多科神父 (Leonardus Winandoko) ,都是新來的成員。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寶貴的機會,不僅可以討論有關教育使徒工作的重要議題,還可以彼此認識交流,透過這幾天的經驗培養我們的夥伴情誼(特別是最後一段所敘述的經驗)。
第一天,我們與耶穌會教育委員秘書處的荷西·馬沙 (Jose Mesa) 神父,以及在 Educate Magis 擔任全球團體(社群平台)副主任的席亞拉·貝厄斯特 (Ciara Beuster) 進行線上會議。馬沙神父分享了2023《耶穌會現況》對我們教育使徒工作的影響,並在最後提出兩個關鍵問題:「面對你所在地區和世界的挑戰,你們有相應的組織架構嗎?」 以及「你需要怎樣的組織架構?」 貝厄斯特女士也分享,耶穌會全球教育線上平台 Educate Magis 如何促進依納爵式教育體制的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和共同學習。
第二天,與會代表們各自分享所屬會省內的耶穌會學校近況。接著,我們在線上與若望·蓋尼神父(John Guiney SJ)和桑德拉·普拉札博士(Sandra Racionero-Plaza),討論他們為耶穌會所有使徒工作領域,正著手推動的培育計畫——《促進保護文化的一致性計畫》(Promotion of a Consistent Culture of Protection, PCCP)。我們受邀提名兩所 JCAP 的學校,參與教育單位的先導計畫,也提名我們區內的協調員,長期支持此培訓計劃。這些課程的獨到之處,在於以依納爵靈修、科學研究、共同創建法和社會影響導向為基礎。
第三天,我們討論了可能的 JCAP 教育工作者和學生計劃以及策略規劃。 教師培訓計畫暫定於今年10月在澳洲舉行。備受期待的依納爵式學生領袖計畫也將於 2025 年恢復,暫定於明年夏季在菲律賓舉行。就組織架構方面,每個會省將任命兩名教育代表助理,一名負責培育,另一名負責 PCCP。
在相聚的最後一天,我們接受款待,走了一趟峇里島文化之旅,包括欣賞藝術博物館、夕陽下的露天舞蹈表演、根據當地民間傳說建造的花園,並前往一個印尼各大宗教敬拜場所毗鄰共存的地區參觀。若非遭猴子意外「襲擊」,這會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體驗,牠們搶走了我們三副眼鏡、一頂帽子,還弄壞了一隻拖鞋。我們當中沒有人受傷,也沒有任何嚴重的財產損失。相反地,這種意想不到的經歷增進了我們的感情,可想而知在未來的許多年裡,我們都會再講到這些「圈內笑話」,並提起這一天。在我看來,我們對形容胡鬧的「猴子把戲」(monkey business)這個詞,有了新的體會。而依納爵教學法(範式)重視真實經驗直透人心的威力,那天我們這班教育工作者也親身感受到了,這不失為這次聚會的一個「因為不完美而變得更完美」的結束!
*照片中後排最左邊著白襯衫者為蘇英麟博士,前排中央為印尼省省會長 Benedictus Hari Juliawan 神父,前排右邊是 JCAP 教育委員會秘書長 Koko 神父
撰文:蘇英麟博士 (Ying Lun So, PhD) 中華省教育委員會主席
翻譯:姜靜
攝影:耶穌會亞太區聯會 (J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