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愛戴的耶穌會會士王秉鈞神父於2月20日安息主懷,殯葬彌撒於3月2日在台北聖家堂舉行。包括約三十位主禮共祭神父在內,近七百人前來弔唁,聖堂座無虛席。王神父的外甥女喬吉雅 (Giorgia) 也再度飛來台北於彌撒上致詞,感謝眾人對王神父的陪伴與照顧。
耶穌會於2024年3月2日,為會士王秉鈞神父(Fr Gino Picca SJ)於台北聖家堂舉行殯葬禮儀,王神父曾兩度共十年的時間、擔任聖家堂的本堂主任。台北濕冷的室外氣溫約12度,但聖堂內座無虛席,大概有近七百人前來弔唁,一直到彌撒講道的時間,仍然陸續有教友前來。
和藹可親、來自義大利韋萊特里 (Velletri) 的王秉鈞神父,如同義大利名曲《我的太陽》(O sole mio),總是面帶微笑,像一道和煦的陽光,溫暖地照耀大家,跟誰講話,炯炯有神的藍眼珠就專注地看著對方。他於今年元月3日的那一跌,令無數愛戴他的人心痛擔憂不已。從那時起近兩個月來,親友們無不為他竭力祈禱、輪番探視,並在各個通訊群組和社交媒體上不斷交流著王神父的最新狀況、分享個人與他往來的小故事。
其實在元旦不久前的聖誕期期間,接近85歲的他,仍於12月26至29日間,親自在彰化靜山靈修中心帶領教友做四天的年終避靜,期間也曾跌倒,但仍將避靜帶完。王神父真的為天主、為他牧養的羊群鞠躬盡瘁,直至倒下。
在2019年他慶祝晉鐸50週年時,即使年高80,提到服務和奉獻仍滿腔熱火地說:「這是我今天的感恩,可以說夢想,能夠一直到最後,讓耶穌生活在我內,而且讓祂幫助我越來越接近祂。」

殯葬彌撒由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主禮,台南耶穌聖心堂本堂主任呂晶器神父、耶穌會台灣南部團體院長杜樂仁神父襄禮,約三十神父共祭,當中包括聖座駐華大使館代辦馬德範(Stefano Mazzotti) 蒙席。一個月前王神父病況危急時,曾遠從義大利前來探望他的外甥女喬吉雅 (Giorgia),也再度飛來台北參加殯葬禮儀。與會來賓還包括行政院院長陳建仁先生伉儷、外交部歐洲司司長黃鈞耀先生。
證道的呂晶器神父說,在王秉鈞神父85年的人世歲月中,有60年奉獻給台灣,2018年王神父終於獲頒中華民國身分證。他藉由王秉鈞神父的口述歷史《傳教士的情懷》,介紹王神父重要的生平。王神父十歲初領聖體當時,即已立下當神父的志願,16歲初中甫畢業,就進入教區大修院,經過分辨後,清楚聽到天主邀請他到中國傳佈福音。到了22歲,他進入了耶穌會的初學院,之後雖因時空背景因素無法到中國,但25歲時已踏上台灣的土地,從此一輩子待在這裡服務,直到85歲。

一甲子的光陰中,王秉鈞神父雖身兼數職,但主要的工作都是擔任本堂主任司鐸,新竹、高雄、台北、台南,都曾有他的足跡。國、台、客語都通且待人親切的王神父,每到一個堂區,總是凝聚教友的向心力,把該堂區辦得有聲有色。「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本堂神父」,他的耶穌會弟兄張隆順神父在《傳教士的情懷》裡這麼寫著。
呂晶器神父問:「作為一名傳教士,需要做些什麼?」要與耶穌有一個好的關係、捨棄自己、服從與付出,這些王秉鈞神父都做到了。
呂神父在彌撒上播放一段,王秉鈞神父曾於2021年發給新竹教友的語音訊息,通知對方他從台南耶穌聖心堂搬到高雄四維文教院。王神父原以為他到天國前的最後一站是台南耶穌聖心堂,但是「如同每個耶穌會會士,隨時待命。會長神父派遣我,那裡有需要、就到哪裡去。」最後,王神父請該教友轉達搬家的訊息給該教友的爸媽後,不忘說:「天主保佑你!Bye bye!」

天主應允了王神父的心願,他後來又調回台南,人生最後一站真的就在台南耶穌聖心堂。那語音中的最後祝福,彷彿在向殯葬彌撒上的所有人道別。
告別禮後,王神父的外甥女喬吉雅也代表家屬致詞,雖是照著預先擬好的文稿讀,但讀著讀著仍忍不住輕輕拭淚。「舅舅的一生中有你們每一個人的陪伴,你們用豐沛的熱情溫暖他、款待他,是我們在遠方的親人無法給的。我們只能借電話、視訊和他聯繫,他在你們身上得到了擁抱、安慰和鼓勵。」她感謝眾人,也感謝最後一段時間照顧王神父的醫療團隊與安寧團隊。
整台殯葬禮儀就在聲樂家簡文秀女士獻唱 《天使之糧》(Panis Angelicus)中結束。緊接著是啟靈,所有神長隨著王神父的靈柩緩緩離開聖堂,目送靈柩上車。眾人以掌聲再次感謝王神父的付出,靈車隨後載著王神父到長眠之地彰化靜山。

王秉鈞神父生前每一次較大的異動,總有教友包著遊覽車陪著他搬遷。無論是從南到北,或是由北到南,這次,是最後一次了。
文:耶穌會通傳中心
圖:通傳中心、倪南華、吳承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