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聽不見天主的聲音?」我們想和天主對話,卻似乎變成自己的獨白,該怎麼辦呢?

「為什麼我聽不見天主的聲音?」

這是很多來靜山避靜的兄弟姊妹常問的問題。他們都記得耶穌說過:「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十一28) 但為什麼這些信任耶穌承諾的人們,卻無法在祈禱中,得到天主的安慰、回應?

如果天主是耶穌在「浪子回頭」裡所描述的那一位慈愛的父親,那我們聽不到祂的原因,恐怕不是因為祂不歡迎我回家,而是我還沒有起身回到祂家裡。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在靜山最常見,讓我們「還沒回到家」的三個原因。

 

• 因為我仍處在暴風、地震、烈火中

厄里亞和巴耳的祭司鬥法之後,逃到一個山洞裡,躲避王后依則貝耳的報復。聖經記載:「那時,上主正從那裏經過,在上主面前,暴風大作,裂山碎石,但是,上主卻不在風暴中;風以後有地震,但是上主亦不在地震中;地震以後有烈火,但是上主仍不在火中;烈火以後,有輕微細弱的風聲。」(列上十九11-12)

如果我們將各種不舒服的情緒比喻作暴風、地震和烈火,那麼,當這些情緒還在我們心中翻攪,我們極力想要逃避面對他們時,我們就無法聽見天主的聲音。

試著想像一下:當暴風襲來、山搖地動、烈火四處竄出,你還有閒情逸致去體會那輕微細柔的風嗎?

不是天主不對我們說話,是我們把精力都放在壓抑那些我們不想面對的情緒,根本沒有餘力留意天主溫柔的呢喃。

那怎麼辦呢?最好的方式法就是誠實地接納自己內在的情緒,並坦誠地向人、向天主表達這些感受。當這些感受被充份地表達(包括用語言、文字、圖像、藝術創作、肢體動作等),而不再於我心中翻攪時,我們就能在安靜中,聽見天主細微的聲音。

 

• 因為我搞錯次序

我們常會說:「我聽見天主對我說…」但實際的意思其實不是我「聽到」天主在我耳朵邊說話,而是我留意到內心發生了變化,而這變化並非來自我理智與意志做出的決定,而是有股力量觸動我的心弦,讓我體會到天主正在和我互動。

有些時候我們遇到了困難,極需天主智慧的幫助,讓我們找到出路。但常常,比起我們遇到的「困難」,天主更關心我們這個「人」過得好不好。

當我邀請避靜者先跟天主分享他內在面對困難時的感受,並想像天主會如何回應自己時,他們常能體會到天主的憐憫、心疼、不捨,甚至是莞爾笑意。當他們真實地用「心」與天主互動時,那顆心常常就找到了棲身之所,安靜下來。說也奇怪,這時這些問題彷彿不再是問題。甚至答案就會福至心靈地從心底浮現出來。

 

• 因為我想躲起來

有些時候,我們逃避在天主面前展現真正的自己。例如,一個憤怒的人不想面對自己內在的創傷;一個遭遇挫折的人不肯接受自己不可能完美;一個想要滿足父親期待,做著自己不擅長工作的人,不肯相信天主對他有更美好的計畫。

這些戴上理想面具的人,即使天主親吻了他,他也感受不到。他期待別人因為這些面具而接納他、肯定他、欣賞他,但天主接納、肯定、欣賞的,是真實的他,而不是戴上面具的他。

因此,當一個怒氣暴發的人最終發洩了內在的情緒,允許自己為自己的創傷哀慟時,他會經驗到天主的安慰與疼惜;那個被挫折打敗的人,向天主承認自己怎麼也做不到完美時,他會聽見天主對他說:「無論你是什麼樣子,我永遠愛你。」而那想要迎合父親期待,跟天主表達他內在痛苦,為不能做自己有興趣的事而備感失落、滿腹委屈時,他就能聽見天主對他說:「你父親看不見我賜給你的能力,但我一直都期待你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天主認識真正的我,因為我們是祂所創造的。因此,在祂面前假裝自己很完美、很聖潔、很有智慧,一點意義也沒有。這些假裝反而讓我們碰觸不到祂,只能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結語:

我們都渴望能與天主面對面、心連心。但我們很少人想過,是誰把這個渴望放在我們心中的?正是天主自己!

因此,祂比我們更渴望和我們面對面、心連心。我們需要的,就只是「起身到我父親那裡去」(路十五18),向那位渴望愛我們的天主開放,坦露真正的自己。

文:曹志誠 天主教靜山靈修中心 專職輔導

圖:canv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