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40年9月27日,耶穌會獲得教宗保祿三世認可、成為天主教的一個正式修會。澳門的利瑪竇中學選擇在483年後的同一天紀念這個天主所選定的日子,同時也紀念將天主教信仰紮根於中國的可敬者利瑪竇神父。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分別透過話劇、遊戲,和演講,來慶祝這特別的一天。

利瑪竇中學每年為紀念本校辦學團體耶穌會的成立,以及傑出的耶穌會士――可敬者利瑪竇神父,都會秉承傳統,在同天舉行全校師生的慶祝活動,來表達我們的感恩和尊敬。

學校分別為中學、小學、幼兒園各校部的師生,舉辦不同類型慶祝活動,讓學生歡度這個別具意義的日子。

學生演出利瑪竇神父曾繪製的山海輿地全圖

 

我們特別為幼稚園和小學部全體師生準備《利瑪竇神父》話劇,由小學生擔綱演出。內容主要講述可敬者利瑪竇神父一生的傳奇事蹟,包括違背父命、遠離家鄉到中國傳教的各種經歷。還有傳教路上如何跨越種種難關、如何在中國與不同人士建立友誼,以及他為中國帶來的各種重要禮物和貢獻。

通過學生生動精彩的演繹,讓學生能更深入瞭解利瑪竇神父的偉大事蹟和他在我國留下的珍貴遺産。學校能以可敬者利瑪竇神父命名,實在值得引以為豪。此外,幼稚園更為學生安排各種慶祝活動,包括歌詠、比賽頒獎禮和遊戲攤位,讓幼兒們能透過遊戲,學習利瑪竇神父愛主愛人的精神,開心愉快地渡過這特別的一天。

小學部的學生為幼兒園的弟弟妹妹演出利瑪竇神父話劇

 

中學部全體師生則於當天下午聚首一堂,學校邀請耶穌會士吳智勳神父作嘉賓進行分享,主題為《利瑪竇神父的聖德》,從他的書信中了解這位一代偉人的愛主之心和德行。

吳智勳神父是香港耶穌會㑹士,曾任耶穌㑹香港澳門省會長 (1985-1991),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舍監,現任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倫理神學及中國哲學史教授,香港大學聖安多尼堂區上智之座小堂主任司鐸,及神學雜誌《神思》主編,並出版多本靈修著作。

在胡詠欣副校長致贈吳智勳神父紀念品後,分享會隨即開始。吳神父指出,天主教信仰在中國自唐代景教初傳,及至元朝,一直未能深入中國的文化和民心。而利瑪竇神父的出現,為天主教的傳教事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利用獨特的傳教策略,學好中文,以文字作福傳,同時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以誠懇的態度廣交好友,與中國人打開對話之門,為天主教信仰在中國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吳智勳神父為中學部學生介紹利瑪竇神父

 

作為耶穌會當時在中國福傳的負責人,利瑪竇神父對栽培當地聖召亦不遺餘力。除了幫助傳教士學習中文來傳福音外,更使天主教信仰從此扎根於中華大地之上。吳神父旁徵博引,深入淺出的介紹,令師生能從多個角度認識這位可敬者愛主愛人的生活態度。

最後,中、小、幼各校部師生,分別在校牧陳俊偉神父及校牧助理朴正煥神父的帶領下誦念《為可敬者利瑪竇列品祈禱辭》和《天主經》,並降福在場所有師生,一天的慶祝活動在充滿感恩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學校期望藉着每年的利瑪竇日舉辦不同活動,讓學生們多角度學習和了解,有關耶穌會四百多年來的歷史,以及可敬者利瑪竇神父傳教的事蹟,使天主教會的仁愛精神和福傳使命得以薪火相傳,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德智兼備的青年人,愛主愛人,愈顯主榮。

文/圖轉載自澳門利瑪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