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聖博敏神學院院長詹德隆神父趁暑假多位赴美和加拿大深造的讀書會士返台期間,於2023年6月5日晚間安排了一場國外讀書經驗分享會,邀請馬天奧、徐明德、羅德偉神父和馮漢中執事給神學院團體會士和一些來賓們分享他們在北美的讀書經驗,幫助神學院的讀書修士和培育會士對北美的讀書環境有更多的瞭解。
在院長詹德隆神父帶領祈禱之後,目前在華盛頓州的斯波坎(Spokane)公撒格大學(Gonzaga University)研讀組織領導學博士班的馬天奧神父開始當晚的分享。馬神父談到耶穌會的公撒格大學在美國443所大學院校中排名第83名,1887年由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Jospeh Cataldo創立,原是一所服務北美原住民的學校,後來轉型為一所以白人為主的大學。該校提供16個研究所學位,23個碩士和5個博士課程。此外,該校校園風景優美如畫,四季分明,比鄰蜿蜒的斯波坎河。馬神父很享受公撒格大學的讀書環境和團體生活,除了讀書之外,也在校園中的聖磊思堂區從事牧靈服務。
接著,徐明德神父分享他在柏克萊聖佳蘭大學耶穌會神學院(Jesuit School of Theology of Santa Clara University)的讀書環境,該神學院創立於1934年,在1969年加入聯合神學院(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成為八個成員學校之一,之後在2009年併入耶穌會聖佳蘭大學(加州最古老的大學,全美大學院校排名第55名),成為大學的神學研究所。這所耶穌會神學院有著豐富的文化與跨宗派資源,不僅共享聖佳蘭大學和聯合神學院各宗派的資源(包括聖公會、道明會、長老會、佛學研究院、浸信會、信義宗和跨宗派神學院),還享有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圖書與課程資源。聖佳蘭大學耶穌會神學院強調「處境神學」(Contextual Theology)與「全球性神學」(Global Theology)的研究。
再來,即將領受司鐸職的馮漢中執事分享他在美國東岸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 School of Theology and Ministry,全美大學院校排名第36名)的讀書經驗。馮執事強調,波士頓學院旨在培育教會神學的領導人才,培育具系統思考能力的學者,有著廣大的校園、豐富的教學資源,各個上課地點之間也有往返的交通車接送,課程強調扎實的神學研究與未來服務導向的培育。馮執事也提到該學院三位最具影響力的耶穌會神學院院長會士:Michael C. McCarthy 神父、Andre Vicini 神父和 Tom Stegman神父。馮執事表示,他在讀書之餘也服務陪伴當地中粵語的華人團體,並且享受校園周圍美麗聖堂的神聖氣氛,以及與弟兄們一起看球賽的樂趣。
當晚最後的一位分享者是在加拿大渥太華聖保祿大學(St. Paul University)研讀教會法博士班的羅德偉神父。羅神父在分享中表示,聖保祿大學提供教會法、神學、衝突研究、心理諮商治療與靈性、倫理社會正義與公共服務、社會傳播、社會創新、變革型領導與當代社會問題的跨學科研究的課程。羅神父的團體成員也非常多元,不僅有加拿大人,也有非洲各國的會士,包括尼日利亞、喀麥隆、贊比亞和南非,成員也涵蓋退休主教、教會法教授、博碩士生和使徒工作的會士們。羅神父在繁忙的課業之餘,還積極服務許多當地的團體,包括粵語的華人團體、國家福傳隊、大學福傳隊和天主教專業青年團體。
綜合四位在北美讀書的共通點包括:友善、正向和支持的校園環境與團體、每週繁重的閱讀與課業、豐富多元的團體成員與生活,以及熱忱的使徒服務。分享當天適逢高金聲神父生日,因此在分享結束之後,詹院長和柯家銘修士也安排簡單的茶敘為高神父慶生,同時也邀請大家在享用點心之際,繼續分享的話題。
撰文:徐明德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