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加入耶穌會?渴望成為耶穌會神父或修士?美國中南部會省聖召推行人杜利神父(Fr. Michael Dooley, SJ)建議渴望者在入耶穌會以前,該當知道以下的六個問題及答案。
許多考慮耶穌會聖召的渴望者通過與耶穌會士、耶穌會機構或組織的聯繫,對耶穌會的歷史、使命和生活有了深刻的瞭解;另一些人則是在少許的經驗或背景下進入分辨的過程。凡渴望成為耶穌會神父和修士的人,在開始分辨時應該問以下的六個問題。
一、我對聖依納爵的生平和耶穌會的起源瞭解多少?
如果你對依尼高.羅耀拉(Iñigo de Loyola)的故事不熟悉,加深對他的認識是開始分辨的一個有益途徑。他的生平簡介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你可以考慮閱讀他向路易.公撒各.卡馬拉神父(Fr. Luis Gonzalez de Camara ,S.J.)敘述的《自傳》;由耶穌會士巴特.蓋格爾神父(Fr. Bart Geger, S.J.)編輯,最近出版的《朝聖者的見證:聖依納爵.羅耀拉回憶錄》( A Pilgrim’s Testament: The Memoirs of Saint Ignatius of Loyola)可以是另一選項。另外,許多耶穌會的網站都有他的簡短介紹,比如《聖依納爵.羅耀拉的生平》( A Life of Saint Ignatius of Loyola )
此外,還有更完整的傳記和關於耶穌會早期歷史的其他書籍可供選擇,比如耶穌會士若翰.奧馬利神父(John O’Malley, S.J.)編撰的《第一批耶穌會士》(The First Jesuits),以及詹姆斯.布羅德里克神父(James Broderick, S.J.)編寫的《耶穌會士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Jesuits )及其第二卷《耶穌會士的發展》(The Progress of the Jesuits)。

二、耶穌會最初的「使命宣言」是什麼?
為當年這新成立的修會撰寫《會憲》之前,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Loyola)和他的初期夥伴經過共同祈禱、討論後,最終編寫了一份名為〈耶穌會會典綱要〉(Formula of the Institute)的文件。將這文件描述為「新成立的耶穌會的某種憲章或是使命宣言」是貼切的,經過略微修改後它被安插在教宗保祿三世正式批准成立耶穌會的《軍旅教會上諭》(Regimini militantis Ecclesiae)中。這份〈會典綱要〉是理解耶穌會使命的一個極好的起點,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它的英文翻譯: Formula of the Institute 。
〈會典綱要〉的前幾段表明,耶穌會士的使命總是為更大的普世公益而效力,始終渴望追求「更」的精神——為的是「愈顯主榮」(Ad Maiorem Dei Gloriam)。正是這種對教會普世使命的隨時待命,使耶穌會成為一個使徒性的修會。

三、是否有關於耶穌會使命的近期表述?
是的,耶穌會近幾屆的大會和幾任總會長已經發表了幾份更新的耶穌會使命宣言,一如它多年以來所作出的調整那樣。最近,教宗方濟各確認四個普世性使徒優先(Universal Apostolic Preferences)並將之託付給耶穌會,這四大優先是全世界耶穌會士經過慎重分辨的結果(普世性使徒優先中文版 )。
我們最近一次召開的第36屆大會(GC36)在其法令一「促進修和及公義使命上的夥伴」中提出了一份使命宣言,它將當今耶穌會的使命描述為與天主、與人類和與環境的修和。「信仰、正義和與窮人及社會邊緣人士的團結是耶穌會修和使命的核心要素。」
四、耶穌會士主要從事哪些使徒工作?(哪些使徒工作對耶穌會士來說不太常見?)
耶穌會士在教育(中學、大學、修院、神學院)、知識研究和靈修更新領域最為人所知,但許多耶穌會士的主要使命是牧靈工作——通常在避靜中心、堂區,或擔任監獄及醫院的指導司鐸。有些耶穌會士從事非傳統領域的工作,如演藝、醫學、文學、法律、社會工作、行政管理、科學研究或媒體工作。耶穌會士也參與傳教工作、向窮人宣報福音、社會正義、跨宗教對話,以及其它「前線」使徒工作。
五、耶穌會士是如何生活的?
此問題的答案在於以下兩大要素:過團體生活和三願生活。耶穌會士的服務始於團體,在那裡他們分享生活、工作、祈禱和物資。作為修會的成員,耶穌會士宣發貞潔、貧窮和服從的誓願,有些耶穌會士還發第四願:完全服從教宗的使命派遣。耶穌會士的團體生活各有不同,是因為他們在現今廣泛多樣的世界及不同的背景下蒙召回應基督的邀請。耶穌會士的生活和團體因地制宜,以找到傳播福音、宣講信仰的最有效途徑,並為全球正義、和平和對話而努力。
你可以瀏覽耶穌會網站,或者可能的話,拜訪附近的耶穌會團體或耶穌會使徒機構,以瞭解你附近的耶穌會士的生活,這將會有所幫助。
六、耶穌會士如何祈禱?
耶穌會士以多種方式祈禱,包括在團體中(作為使徒工作使命的一部份)以及在私下祈禱,因此這問題有許多答案。對於耶穌會士來說,祈禱的「學校」是聖依納爵的《神操》(Spiritual Exercises),這是一套由聖依納爵編寫的默觀祈禱操練。每個耶穌會士都會在初學階段以及培育的最後階段做30天的《神操》避靜。對於認真考慮加入耶穌會的人來說,做一個依納爵式的避靜會有所助益。如果這為你是一個新的概念,那麼依納爵式的意識省察(Ignatian Examen)是一個極好的起點,它是15分鐘的祈禱反省,用於省察一天(或某一段時間),其目的是在生活經驗中察覺天主的臨在並對其作出回應。它是個在日常生活中分辨天主如何引領人、在一切事上發現天主的工具,也是依納爵靈修的一個重要向度。有許多版本的意識省察可在網上、應用程序和出版物中找到。

作者:耶穌會士彌格爾.杜利神父(Fr. Michael Dooley, SJ),美國中南部會省的聖召推行人。
譯者:柳達義修士
渴望進一步認識耶穌會,與我們同行?歡迎與中華省聖召推廣小組聯繫:
香港 sjvocationshk@gmail.com, Be a Jesuit HK FB;
台灣 magisvopromtw@gmail.com、wanliusj@yahoo.com, 耶穌會聖召小組FB臉書粉專
更多耶穌會聖召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