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馬拉加的著名聖藝畫家勞烏.貝佐薩(Raúl Berzosa)近期為美國佛羅里達洲坦帕市(Tampa)耶穌會高中的安提諾里藝術中心(Antinori Center for the Arts)繪製了名為《耶穌會會士與藝術》(Los Jesuitas y las Artes)的三聯式布面油畫,並於 2023 年 4 月 23 日親臨該藝術中心大廳參與了畫作揭幕禮。
這幅畫作呈現了16至21世紀的耶穌會會士以及七大藝術領域的藝術家之間的關係,描繪了耶穌會會士在音樂、文學、建築和其他藝術領域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三聯畫的中央畫作尺寸為 609 x 274 公分,描繪的人物包括: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羅耀拉、義大利知名的藝術家吉安.羅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在南美洲傳教的耶穌會士作曲家多梅尼科.齊波利(Domenico Zipoli)、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伯鐸.保祿.魯本斯(Pedro Pablo Rubens)、深受耶穌會影響的法王路易十四(King Louis XIV)、曾在耶穌會學校接受教育的知名導演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等。

以下是勞烏.貝佐薩對於三聯畫的中央畫作之細部詮釋:
這幅油畫構圖的中心是耶穌會會徽(IHS 太陽),在會徽底下聖依納爵跪著為耶穌會的使徒工作祈禱,祈使它們能結出豐碩的牧靈果實。
雕像:吉安.羅倫佐.貝尼尼正在雕刻羅馬聖天使橋上的其中一尊天使像(有兩尊出自他的手筆),其靈感源自於《神操》。在天使和貝尼尼的腳邊則放置著貝尼尼為耶穌會位於奎利那雷街的聖安德肋堂(S. Andrés del Quirinal)的設計藍圖。
音樂:多梅尼科.齊波利(Domenico Zipoli)是耶穌會會士,也是一位音樂大師,其主要的任務是在羅馬的耶穌堂(Chiesa del Gesù)擔任管風琴手,也曾在南美洲透過音樂給當地原住民傳教。在這幅畫作裡,他在一架小型的風琴上彈奏,這類的風琴可在玻利維亞奇基托斯(Chiquitos)耶穌會的傳教區找到它的蹤影。在齊波利身旁,一位原住民孩童正在學習拉小提琴。
畫作:在此油畫中,與耶穌會會士相當有交情的畫家伯鐸.保祿.魯本斯(Pedro Pablo Rubens)正在繪製《聖方濟各.沙勿略的奇蹟》,目前這幅畫作在維也納展示。它深受羅馬耶穌堂所啟發,是聖嘉祿.博羅梅奧(San Carlo Borromeo)教堂的一幅收藏畫。
舞蹈:法王路易十四(King Louis XIV)身著彼耶.博尚(Pierre Beauchamp)所設計的衣服,腳上踩著舞步。博尚與耶穌會士有密切的關係,他曾教過路易十四跳舞。路易十四受教於耶穌會士,他的聽告解司鐸也是耶穌會士。他過世的時候,其心臟被安置於耶穌會的一個聖堂內。
電影: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在耶穌會學校接受教育。他在離開人世以前,領受聖體聖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耶穌會會士馬克.賀寧格(Mark Henninger, SJ)回憶起希區考克時,說道:「他離開教會有好一段時間,他在彌撒裡還用拉丁文來應答。」他的聽告解司鐸是湯姆.蘇利文(Tom Sullivan),一位耶穌會神父。
文學:傑拉爾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耶穌會會士,深受牛津運動(Oxford Movement)影響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作家與詩人。在這幅畫作裡,呈現在他身後的就是他最重要的一首詩歌《德意志的船難》(The wreck of Deutschland)。霍普金斯在大自然中經常發現天主,曾寫下《春天與秋天》這首詩歌。
建築:耶穌會修士安德列.波佐(Andrea Pozzo)既是畫家也是一名建築師,他在羅馬的聖依納爵堂參與了穹頂壁畫《聖依納爵的榮耀》之創作,將繪畫與建築透視法天衣無縫得結合起來。
圖/文:整理自聖藝畫家勞烏.貝佐薩(Raúl Berzosa)個人臉書。
欣賞另外兩幅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