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心於 1998 年由美籍耶穌會士安東神父 (Fr. Ron Anton) 成立,其目的是希望該中心能成為耶穌會高等教育國際網絡在中國的樞紐,為廣大的社群及耶穌會中華省的智力使徒工作服務。該中心圖書館的藏書從成立初期僅有 70 本書,在十年間增加到一萬七千冊,而到今日有逾兩萬七千冊,開放全球線上搜尋。
北京中國學中心 (The Beijing Center, TBC) 的安東中國學圖書館 (The Anton Librabry) 藏有將近三萬冊有關或談論中國的英文書籍,現在可以不需會員身分,讓所有的讀者在線上瀏覽查詢,這也是該館十二年來首次進行的重要更新。
該中心的執行長古嘉文博士 (Dr. Simon Koo) 表示:「我們很高興能為全世界的研究人員和學生提供這項服務」。「過去25年來,我們一直致力於拓展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知識領域,而我們也很榮幸成為許多傑出學者的首個接觸點。」
安東中國學圖書館有關中國的英文書籍館藏是全中國最大的,涵蓋的領域包括:世界宗教、女性研究、自然保育、教育、中國詩詞、戰爭史、商業發展,以及傳統中醫等等。
「北京中心用依納爵傳統教學,在此傳統內,我們以擁有安東中國學圖書館為榮,有無數駐館學者,耶穌會士研究員,貴賓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及超過2000名學期計畫的畢業校友」學術與研究部的助理院長王陽 (Amber Wang) 如此說道。她進而表示,「讓世界進來看看我們擁有什麼是我們一直努力想要實現的,這是個極大的成就」。
北京中心於1998年由美籍耶穌會士安東神父 (Fr. Ron Anton) 成立,其目的是希望該中心能成為耶穌會高等教育國際網絡在中國的樞紐,為廣大的社群及耶穌會中華省的智力使徒工作 (intellectual apostolate) 服務。該中心圖書館的藏書從成立初期僅有70本書,在十年間增加到一萬七千冊,而到今日有逾兩萬七千冊之多。
此外,北京中心還累積了大量可追朔自1588年,用各種語言如葡萄牙文、法文、西班牙文、拉丁文寫的史料,收藏在「西方如何認識中國」的特藏區,包括許多地圖和耶穌會傳教士的著作。其他館藏還有25本翻譯成各種語言首刷俗稱《小紅書》的毛語錄,及美國總統卡特 (Jimmy Carter) 的前中國事務顧問奧森柏格 (Dr Michel Oksenberg) 的私人圖書館。(史料文獻可在此閱覽,以書目或作者搜尋可點選此頁面)
北京中心的中英文線上資料庫,無需註冊帳號,即可透過 library.thebeijingcenter.org查詢。此外,安東中國學圖書館也透過館際借閱,聯合目錄 (joint listing),和其他機會開放給合作夥伴,分享收藏的知識。
欲詢問如何成為合作夥伴或借實體書可洽 library@thebeijingcenter.org 。安東中國學圖書館目前沒有對一般大眾開放,但可透過預約的方式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