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匈牙利省耶穌會士 Kiss Ferenc, SJ 分享耶穌會如何藉由羅姆高等教育住宿學院和「村莊再發展計畫」協助該國的羅姆和吉普賽人家庭打破世襲的貧窮和無助,幫助羅姆青年在主流社會裡展現自己的族裔身分,打破刻板印象,鼓勵他們返鄉以促進家庭和社區的凝聚力。
依照2011年匈牙利的人口普查估計,匈牙利人口中大約百分之十是羅姆人或吉普賽人,是該國最大的少數族裔。這些在匈牙利的羅姆和吉普賽人家庭生活在極度的貧困中,當地的耶穌會士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們。
數世紀以來,羅姆和吉普賽人跟其他不同的民族和族裔生活在匈牙利這片土地上。別人曾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們,有時又因為他們攜帶的手工藝品大受歡迎。然而隨著這些手藝的消失和從18世紀以來社會的演進,他們逐漸被視為「麻煩的民族」。曾有人以或多或少激進的方式,試圖將他們同化或融合起來。在社會主義時期,大多羅姆男性都有工作(至少形式上),他們的孩童幾乎每個也都上學—雖然被隔離,受教育的水平也較多數孩子低。
直到匈牙利社會主義末期,礦場和其他工業關閉。這些世代從此在極度貧困中成長,大都靠失業補助和兒童救濟金為生。因此,打破世襲的貧窮和無助,但不打破家庭和社區的凝聚力是一大挑戰,這會使同化和融合大為不同。
耶穌會羅姆高等教育住宿學院 The Jesuit Roma Residential College for Advanced Studies (JRRC) 於2011年創辦,專為在布達佩斯地區讀大學的優秀羅姆和吉普賽年輕人而設。他們不僅住校,而且也參加課程和社區計劃。其目的在於促進一個以自己種族為榮而不是引以為恥的團體。往往這些年輕人回鄉很難,因為他們家人認為他們背叛了家庭,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受了高等教育就瞧不起自己。當然對這些年輕人而言,要敬愛自己的父母也確實有其難處,因為在家一起用餐時彼此幾乎無話可聊,父母不懂他們在念什麼書,也幫不上什麼忙。都市的標準及文化水平和他們出身的窮鄉僻壤的普通生活方式自然截然不同。因此,他們回鄉時就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耶穌會羅姆高等教育住宿學院試著支持這些年輕人在主流社會裡展現自己的族裔身分,打破刻板印象,並鼓勵這些羅姆年輕人返鄉,面對家鄉的挑戰,並幫助推動自己的社區。這些家庭大多數是基督徒,天主對他們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不過,他們不進教堂。我們一位同事說三十年前,他們村莊有一位教堂的老管理員曾用鞭子把羅姆和吉普賽孩子趕走。所以還有很多傷痛要撫平,也更迫切需要和好。在住宿學院裡有晚禱,讀經小組,也舉行彌撒。學生和同工都可參加。希望這些能讓我們共同成長為一個基督肢體的教會。
2020年匈牙利省也開始在一個名為 Arló 的村莊進行一項「村莊再發展計畫」(Redeveloping Villages Programme),這項計畫是由政府和歐盟共同出資贊助。我們的夥伴是馬爾他騎士團匈牙利慈善機構 (Charity of the Hungarian Order of Malta) 和方濟各會修女 (Franciscan sisters),她們已經在 Arló 服務二十年了。我們的計畫著重在有三歲以下幼童的家庭。在很多案例中,這些幼兒到了進入托兒所的階段,他們生活的環境卻對他們的成長不利。有些家庭沒有電,大部份也都沒有水管。這些孩子得拿水桶去井裡挑水回家,冬天也要去撿木頭取暖。一家六或八口住在單人臥室是常見的事。
我們的同工在當地學校幫忙,定期拜訪家庭。我們想要讓他們看到各種可能性,給他們動機,開放讓孩子讀書,打球,彈奏樂器,跳舞的地方,這些都加強了社區的向心力。
如同耶穌會士協助人們「在基督內得見嶄新的一切」,我們期望耶穌會羅姆高等教育住宿學院能啟發羅姆青年,並成為羅姆學院基督徒合一及大公網絡的重要成員。我們也期許自己在逐漸擴大的「村莊再發展計畫」中,成為村莊裡頭鼓舞人心的好夥伴。
撰稿人:Kiss Ferenc, SJ;文章摘錄自《耶穌會士 2022 年刊》(The Society of Jesus in the world, 2022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