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安貧樂道
我的家庭曾過著困難的生活,常要努力保持收支平衡,實在是掙扎求生。我的父母工作非常努力,但為了給我們吃的,送我們上學,還是要經常向親友借錢。那樣的生活雖然不算艱苦,但是絕不舒適。然而那是豐富的生活,因為充滿了意義。我的父母教給了我們貧乏的價值,在我們的缺乏中,我們整個家庭學會了滿足於所擁有的,並在簡樸中充滿喜樂。 面對我們的需要,我們彼此扶持,更信賴天主的照顧。 在我們的貧困中,我們意識到生命的寶藏是我們和親友之間的愛,這是建基於基督的愛,基督就是愛。經由這些生活需要的考驗,天主──我靈魂的陶匠,把我塑造得像貧窮的基督。天主在透過我的家庭薰陶我,讓我擁抱基督貧窮的生活;並提醒我,只有在基督內,我才能安貧樂道,才能感到一無所缺。
我心自由
我的父母經歷了相當多的艱難困苦,包括經濟困難和性格不同引起的衝突,他們幾乎遭遇了鐵達尼號式的滅頂之災。他們的船雖然被驚濤駭浪衝擊,但他們緊緊抱在一起,從不放棄對方,不想離開對方而自己去尋找更安穩的港灣。他們對彼此的愛和忠誠建立於基督內,這不僅拯救了他們,也使整個家庭免於分崩離析,沉入海底。 他們將自己自由地贈予對方,這樣就教給我們愛是什麼:是白白地從天主得來,並在祂內彼此自由、無條件地贈予。透過我的父母,天主──我靈魂的陶匠──將我塑造成一份禮物,白白得來的而又要白白地贈予他人,這禮物只能經由天主的純愛之恩寵而分享給他人。
我要跟隨
今日的孩子們,甚至成人,已習慣於和父母頂嘴,特別是當他們認為父母沒什麼道理時。在我的家裡不是這樣,不管我的父母是否正確,頂嘴或任何不尊敬的行為都是被禁止的。我父親曾向我們解釋第四條誡命,也說天主會根據一個人對待父母的態度,降福或懲罰他。在我小時候,我因為怕被懲罰而聽從父母的每句話。直到我長大後我才意識到父母教導了我們服從的德行,不是為了控制我們,或使我們常常聽話,而是因為他們深深地愛著我們。「我們很愛你們,我們只想你們獲得最好的。」這是他們的肺腑之言。意識到他們的深愛足以使我們藐視相反他們意願的邏輯,即使那些邏輯看起來很有道理。即使天主超越我們的理性、違反世界的邏輯,即使很多次我在黑暗中跟隨祂,我的父母成為我跟隨天主的原因。我相信天主愛我至深,遠超過我的想像,即使走在黑暗泥濘的路上,只要祂的恩寵與我同在,我還有理由不跟隨祂嗎?畢竟,「心靈自有其理由,理性卻無法理解。」(註)
註:出自十七世紀的法國數學家和神學家帕斯卡
作者/高金聲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