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新埔鎮內思高工,有位原籍西班牙,七十一歲的老修士白雲山,來台三十八年,將青春歲月奉獻給學校。這位以校為家的老外,擅長發明創造,卻鮮少申請專利牟利,而是將這些東西送給貧困但有需要的人。白修士的行為深深影響每位師生,是內思高工最受景仰的心靈導師。

民國四十四年,白雲山入耶穌會為修士,曾至菲律賓傳福音。三十八年前踏進台灣,擔任內思高工教師,退休後獲聘為該校董事。自認為天生勞碌命的白雲山,現在還每天不定時巡視教室、廠房;處罰不認真上課的學生做伏地挺身,不少學生對他敬畏有加。
白雲山私底下卻是位幽默風趣的長者。多才多藝的他,喜愛製作聖母石膏像,不僅栩栩如生,也充滿靈性。由於只送不賣,耶誕節前索取者眾,他只好日夜趕工;校史館典藏的每尊聖母石膏像,也都是出自他的手。白雲山也擅長發明,來台三十八年,發明不計其數。校長羅名峰說,修士剛被指派到內思高工服務時,適逢台灣經濟結構由農轉工,喜愛動腦筋研究的他,創辦「訓練工廠」自製車床、模具,堅固耐用,校方持續使用至今。
另外,他有感彌撒用的麵餅以人工製作慢又無法量產,於是發明麵餅機,一次可以生產四十五個麵餅,新加坡、泰國都下過訂單;他還發明了蠟燭套子,讓短的大蠟燭可以繼續使用。
發明雖多,但淡泊名利的白雲山,幾乎沒有申請過專利,而是把東西都送給貧困而有需要的人。他說:「信仰宗教的目的是要服務眾人,台灣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相當珍惜這難得的緣分,賺錢牟利絕不是我生存的價值。」
白雲山既為信仰做了最好的見證,同時也是杏壇的楷模。
本文轉載自講義雜誌第2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