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月12日)是聖依納爵與聖方濟各.沙勿略封聖400周年紀念,聖依納爵是天主教耶穌會創始人,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聖依納爵是怎樣一個人。

1491年,依納爵.羅耀拉出生在西班牙北部庇里牛斯山附近的羅耀拉城堡,是巴斯克貴族。當時的歐洲正處於新舊交替的動盪時期,中古時期的封建制度逐漸式微,且由於知識普及和經濟結構的轉變,嶄新的人文活力隨之湧現。另一方面,由於天主教會的腐敗,馬丁路德宣布脫離舊教另起爐灶,天主教會內部的革新也開始萌芽。教會的分裂,使得國與國之間的鬥爭益發劇烈,戰亂連年。

依納爵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大時代之下,他是家中13名子女中最年幼的孩子,他從小就立志當軍人,1521年,他在法軍圍攻西班牙邦布羅納(Pamplona)戰役中,被砲彈擊中腿部,負傷無法繼續軍旅生涯,他在家臥病養傷期間,為了消磨時光,想看小說,滿足英雄白日夢,但羅耀拉城堡一時找不到這樣的書,他的家人拿給他《耶穌傳》與《聖人傳記》,書中的內容深深地打動了他,使他如夢初醒,下定決心,仿效聖人的德行,跟隨基督。

有一天晚上,聖母顯現給依納爵,光彩奪目,手中抱著耶穌基督,這次的神視給了他很大的神慰喜樂,使他後來的生活,不受肉慾的誘惑。當他的傷勢痊癒之後,就渴望前往耶路撒冷,當他到蒙賽辣(Montserrat)修道院時,他跪在聖母像前,將自己的匕首寶劍解下來,獻給聖母,並決定捨下身上穿的華服,換上簡樸的衣服。隨後他前往附近的小鎮茫萊撒(Manresa),齋戒苦行,默想祈禱,在這期間,他常常得到神視,但之後,一連串的恐懼、疑慮侵襲依納爵的心靈,他在祈禱中得不到安慰,他的靈魂被恐懼憂苦所籠罩,就在那一段期間,他將親身的經歷記錄下來,成為日後撰寫不朽著作《神操》的資料。

在小鎮茫萊撒待了一年之後,依納爵徒步前往巴塞隆納,搭船到羅馬,並參加朝聖團前往耶路撒冷,1524年回到西班牙。

從那時起,依納爵發憤讀書,但對一個已經32歲的人來說,並不容易,他先後在巴塞隆納、亞卡拉、薩拉曼卡讀書,每天靠乞討度日,同時他也為民眾講道,傳授《神操》,勸化許多冷淡的教友,他對傳教的熱情遠超過念書求學。不過,當局懷疑他蠱惑人心,散播不正確的言論,將他逮捕,但經過詳細調查後,證實他是一位有聖德的人,因此下令釋放。

依納爵恢復自由之後,決定前往法國巴黎大學唸書,在巴黎期間,他依舊結合了一些同伴操練他所編著的《神操》。1534年,終於取得碩士學位,當時他已經43歲。那時和依納爵一起熱心參與《神操》的有六個人,其中包括方濟各.沙勿略,這群夥伴立志要過像使徒一般清苦的生活,1534年8月15日聖母升天節,依納爵與六位同伴一起前往巴黎蒙馬特高地,每個人發願誓守神貧、貞潔,同時約定,只要可以航行,就前往耶路撒冷傳教。隔年春天,依納爵遵照醫生的建議,返回西班牙老家養病,並與夥伴約定,兩年後在威尼斯碰面,準備前往聖地,但由於戰爭,航運停擺,到耶路撒冷的計畫無法實現,於是大家一同前往羅馬覲見當時的教宗保祿三世,之後他們決定將自己的團體命名為耶穌會,除了誓守神貧、貞潔外,還增加了服從誓願,藉以表達願意效法吾主謙遜地「服從至死」的精神。另外,他們也向教宗表示,願意接受他指派的任何工作。

1540年9月27日教宗保祿三世頒詔正式核准耶穌會的成立,並選出依納爵擔任耶穌會總會長,負責維繫並組織耶穌會這個團體。而同伴們紛紛離開到亞洲、非洲、南美等各地傳教。

依納爵對教會靈修生活最偉大的貢獻之一就是:他所寫的不朽名著《神操》,這本書是依納爵在茫萊撒時,開始撰寫的,直到1548年在羅馬出版,數百年來,這本書所提供的具體靈修操練方法,協助許多有志於靈修的人,走向天主,與祂同行,在一切事上愛與服務。
依納爵是一位優秀的領導人物,他擔任耶穌會總會長15年,經歷了四位教宗,在這十五年內,會士的人數從數十人增加到一千多人,分會遍佈歐洲九國,以及印度巴西等地,他鼓勵會士研究學問,利用學術完成愈顯主榮、拯救人靈的使命,同時,為革新教會福傳活動,在各種使徒工作中,提供大力的援助。

1556年7月31日,這位卓越的耶穌會領袖與世長辭。1622年3月12日,教宗額我略十五世將依納爵與沙勿略封為聖人,1922年,教宗碧岳十一世宣布他為靈修退省的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