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六:注視奇妙的十字架
靜默
今天的單元要我們思考成為耶穌的朋友且走上他的道路的含義。這是一條轉化的道路,這條路把耶穌帶往十字架。一開始我們藉著呼吸,把阻擋我們相信耶穌以及他對我們的愛的所有一切吐氣呼出。
我們吸氣吸入我們所有的盼望以及對慈悲與愛的渴望。
反省
在《福音的喜樂》中,教宗方濟各寫道:「天主子藉著降生成人,召喚我們作溫情滿人間的革命」。耶穌在世上的一切言行,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是多麼被愛,無論我們犯怎樣的罪。這樣的愛已經戰勝了這個世界。然而,除了我們自己身上所承擔的過錯之外,我們也生活在使自私和不公義制度化的政治及社會體制中。
依納爵邀請我們站在耶穌的身旁,在福音的場景中注視著他,並且覺察自己心中對他的反應,這反映出場景中其他人對他的反應。 我們的傷口跟癩病人一起被碰觸,我們的恐懼和自我懷疑,在患血漏的婦女身上得到了憐憫。
邀請以這種方式祈禱,我們可以身處耶穌所在的地方,觀看並感受他所做的一切,同時被吸引去以耶穌的方式行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選擇去跟隨?」
我們現在來聆聽馬爾谷福音
經文:馬爾谷1:40-42
有一個癩病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求他說:「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
耶穌動了憐憫的心,就伸手撫摸他,向他說:「我願意,你潔淨了罷!」
癩病立時脫離了他,他就潔淨了。
與主談心
注意兩人之間的對話:「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我願意,你潔淨了罷」。 耶穌對我們每個人這樣說。透過我們,他也向全世界這樣說。被治癒以及被轉而稱為醫治者是怎樣的感受?關於這些你有什麼想對耶穌說的?
當他在革責瑪尼莊園自己受苦的時候,耶穌請他的朋友們跟他在一起,不只是身體在的意思,而是與他在一起的感覺。他們的恐懼和缺乏信任卻使他們逃跑。當耶穌藉著心甘情願走向十字架,表達他對你的愛,你會想對他說什麼?
瑪麗沃德終於明白,從混亂的迷戀中被釋放出來可能是什麼情況。她稱它為「異常自由」的狀態,從各種傾向到執守不是天主的東西。聖保祿在致迦拉達人的信中談到這一點,「基督解救了我們,是為使我們獲得自由;所以你們要站穩,不可再讓奴隸的軛束縛住你們」。你有意識到需要被耶穌釋放嗎?與他談論這件事,在我們結束祈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