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去他那裏,給他說:朋友,借給我三個餅罷!

因為我的朋友行路到了我這裏,我沒有什麼可以款待他。

那人從裏面回答說:不要煩擾我了!門已經關上,我的孩子們同我一起在床上,我不能起來給你。

我告訴你們:他縱然不為了他是朋友的緣故,而起來給他,也要因他恬不知恥地切求而起來,給他所需要的一切。

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

因為凡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

你們中間那有為父親的,兒子向他求餅,反而給他石頭呢﹖或是求魚,反將蛇當魚給他呢

或者求雞蛋,反將蝎子給他呢﹖

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你們的兒女,何況在天之父,有不更將聖神賜與求他的人嗎﹖」

 

需要靈感

  • 耶穌在講比喻時似乎都有對比,像是一男一女的角色,這並非眾所周知。祂的所有聽眾都被召喚到天主的國,不論男女,再一次表明了祂是多麼堅持。在這個例子中,這名苦惱的朋友持續敲門,對照著寡婦「糾纏」不公義的官直到她獲得正義為止。
  • 在每一個例子中,訊息都很簡單: 就是持續嘗試,讓你自己都惹人厭,直到你得到結果!
  • 這些都是很有趣的故事。試著去想耶穌以一種有趣的方式說故事,也許還帶著動作。想像一下祂的聽眾及聽眾的孩子,與耶穌一起笑大笑,很高興他們困苦的生活中有片刻的輕鬆。他們對於給子女吃蛇及蠍子的想法而大笑,當耶穌稱他們「不善」時,他們暗自發笑,因為他們知道耶穌只是在開他們玩笑。
  • 「天父將賜聖神」,在若望福音更嚴肅的章節中,耶穌死亡復活後,這是給我們的最大恩賜。我是否感謝天父的恩賜呢? 我是否謝謝祂的這份恩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