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斷反悔的商人
有一天,沙勿略在印度麥拉坡的聖多默學院院長室看書的時候,一位35歲的葡萄牙商人來求見,聖人於是請他坐下。
他向聖人說:「神父,我叫若望艾羅。我們在錫蘭(現稱斯里蘭卡)曾經見過面。我當時曾要求向神父辦告解,但神父說你正要去聖多默,要我到這裡來才辦。現在我來了。」
在正式辦告解前,他向聖人細訴其生平。他是從軍來印度的,不過他很想獻身事主,但家貧,故等環境轉好後,才作此打算。現在他決定了跟隨聖人去做傳教工作。
但沙勿略卻向他撥冷水,向他說這決不能是一個輕率的決定,並贈給他一本神操,之後才給他聽告解。經過了在聖多默山的三天避靜,他決定出賣一切所有,其中包括他擁有的一艘船。
不過他的熱情,轉眼即逝,並且開始遠離沙勿略,重過罪惡的生活。他後來又再買了一條船去做他的勾當。
當他準備揚帆出海前一小時,聖人命一名叫安多尼的僕人去找他說:「神父有話要對你說。」
他大驚,但仍佯裝地說:「你找錯人了,我不是你要找的人。」
「你不是若望艾羅嗎?」
「呀……我是。」
「那就是了。」
於是他就去了見聖人。
「你犯了罪。」
「神父,我錯了,我犯了罪。」
「立即告解。」
後來他售出了他的船,並入了耶穌會。
但不久,他又退出耶穌會,加入了方濟各會。
謙遜比才華更重要
1549年6月22日,沙勿略寫了以下的一封信:
「安多尼高美士啟:你應該要以仁慈、友情和愛心去對待方濟各會及道明會的各位修士,因為對他們來說,你應是一位很熱心的長者。
我希望你永記一件事,就是要謙恭待人;你亦應要不時地去探望他們,讓他們知道你是愛護他們的;同時讓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知道愛德是在你們中間。
我亦勸告你們應以愛的態度去對待所有人,如果你們之間真的有愛及謙遜,這是很容易實行的。作為領導的人應愛護各位兄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去命令他人。」
如果安多尼高美士神父當日有聽從沙勿略的教訓,他也會像沙勿略一樣成為聖人。可惜他學識有餘,但領導才能卻不足。他身為果亞信德學院的院長,竟一意孤行毫不留情地把全體本地學生驅趕出校。
本文轉載自號角報,版權均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