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1若 18:12, 17,22-23, 33-38, 19:1-2, 17-19, 28-30, 40 聖週五 救主受難紀念

於是兵隊、千夫長和猶太人的差役拘捕了耶穌, 把他綑起來,

那看門的侍女對伯多祿說:「你不也是這人的一個門徒嗎?」他說:「我不是。」

他剛說完這話,侍立在旁的一個差役就給了耶穌一個耳光說:「你就這樣答覆大司祭嗎?」

耶穌答覆他說:「我若說得不對,你指證那裏不對;若對,你為什麼打我?」

比拉多於是又進了總督府,叫了耶穌來,對他說:「你是猶太的君王嗎?」

耶穌答覆說:「這話是你由自己說的,或是別人論我而對你說的?」

比拉多答說:「莫非我是個猶太人?你的民族和司祭長把你交付給我,你做了什麼?」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

於是比拉多對他說:「那麼,你就是君王了?」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

比拉多遂說:「什麼是真理?」說了這話,再出去到猶太人那裏,向他們說:「我在這人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來。

那時,比拉多命人把耶穌帶去鞭打了。

然後兵士們用荊棘編了個茨冠,放在他頭上,給他披上一件紫紅袍,

耶穌自己背著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名叫「髑髏」的地方, 希伯來話叫「哥耳哥達」,

他們就在那裏把他釘在十字架上,同他一起另有兩個人: 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耶穌在中間。

比拉多寫了個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寫的是:「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

此後,耶穌因知道一切事都完成了,為應驗經上的話,遂說:『我渴。』

有一個盛滿了醋的器皿放在那裏,有人便將海綿浸滿了醋,綁在長槍上,送到他的口邊。

耶穌一嚐了那醋,便說:「完成了。」就低下頭,交付了靈魂。

他們取下了耶穌的遺體,照猶太人埋葬的習俗,用殮布和香料把他裹好。

 

03302需要靈感

比拉多的名字因一個悲哀的名號留在歷史中 ─ 它出現在這些耳熟能詳的字句當中「在般雀比拉多執政時蒙難」。但我們不應判斷他,他後來悔改信從耶穌的這個故事很可能是真實的。

他自己對耶穌並沒有敵意,他甚至想多知道些天主子的事,而問耶穌說:「祢是猶太人的君王嗎?」耶穌回答說祂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這一定讓他感到困惑,也使得他更加謹慎。耶穌聲稱自己是真理一定使得這位總督渾身顫慄,他正困擾該怎麼做才正確。但他的謹慎卻佔了上風。

他們帶耶穌到加爾瓦略山將祂釘在十字架上,看起來是野蠻的行動,但透過它卻放射出何等光輝!十字架一直象徵著軟弱中的力量,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渴只是反映了祂祈禱與熱望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