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為我自己作證,我的證據不足憑信;
但另有一位為我作證,我知道他為我作的證足以憑信。
你們曾派人到若翰那裏去,他就為真理作過證。
其實我並不需要人的證據,我提及這事,只是為叫你們得救。
若翰好比是一盞點著而發亮的燈,你們只一時高興享受了他的光明。
但我有比若翰更大的證據,即父所託付我要我完成的工程,就是我所行的這些工程,為我作證:證明是父派遣了我。
派遣我來的父,親自為我作證;你們從未聽見過他的聲音,也從未看見過他的儀容,
並且你們也沒有把他的話存留在心中,因為你們不相信他所派遣的那位。
你們查考經典,因你們認為其中有永生,正是這些經典為我作證;
但你們不願意到我這裏來,為獲得生命。」
「我不求人的光榮;
而且我認得你們,知道在你們內沒有天主的愛情。
我因父的名而來,你們卻不接納我;如果有人因自己的名而來,你們反而接納他。
你們既然彼此尋求光榮,而不尋求出於惟一天主的光榮,你們怎麼能相信我呢?
不要想我要在父面前控告你們;有一位控告你們的,就是你們所寄望的梅瑟。
若是你們相信梅瑟,必會相信我,因為他是指著我而寫的。
如果你們不相信他所寫的,怎會相信我的話呢?」
需要靈感
耶穌指出聆聽祂者的心態有盲點。祂所行的奇蹟應該使他們警醒並認出祂是天父所派遣來的,但他們的思考無法做出這樣的連結。他們缺乏這種見解。
這些人和天主非常疏遠,祂們沒有聽過祂的聲音,對祂的形象也沒有認識,祂的話不在他們內。如果他們聽從了耶穌,他們會非常不同。被祂啟發或對祂開放表示生命被光照。
當時猶太人查考經典為尋獲永生,但他們需要往前邁進,到耶穌那裏去以獲得在祂內的新生命。
他們敬重梅瑟,但卻沒有他的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