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len-leaves-wallpaper-hd-1「死亡就像一座大山,每個人從不同途徑邁向這座山,但最後都走向這座山。」──卡洛。

「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為友矣。」──莊子

「我們無所懼於死亡,正如太陽無所懼於黑夜一樣。」──叔本華

在只注重現世,而缺少「來生」關懷的中國文化裡,「死亡」自古就是人們所避諱的話題,自古及今,人們提及「死」字總是感覺晦氣。所以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避而不談。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源於沒有真實的信仰。

基督信仰告訴我們:在對死而復活的基督的信仰中,死亡成為人走向新生命的一道門檻,是走向永生的必經之路:「因為在基督身上,我們有了光榮復活的希望。我們雖為死亡的定律而悲傷,卻因永生的許諾而獲得安慰,主,為信仰你的人死亡只是生命的改變而並非毀滅,我們結束了塵世的旅程後便獲得永遠的天鄉。」

這追思彌撒中古老而美妙的頌謝詞,在表達著我們對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它是所有基督徒戰勝了死亡的力量,經由死亡進入了光榮的復活。

母親在今世的最後一程中,她也選擇學習耶穌的榜樣。她在面對這美麗的世界說再見的時候很坦然,如同朋友一樣善待了它。

母親在去世前的一個月,她將自己的後世都做了妥善的安排。

在生命最後的時刻,母親像流浪的孩子期待回家似的渴望與耶穌結合,她特別要求我們請神父來,讓她領受和好、終傅和聖體聖事,並請求神父每隔幾日過來為她送聖體。她願意得沾聖事恩典的願望沒有落空,在母親去世的前一天,她最後一次接受了終傅聖事。

母親也早早的告訴父親在她去世後要將她葬在什麼地方,並清楚地告訴父親她選擇埋葬地點的理由。在母親死後,父親滿全了母親的心願,將母親葬在她事先選好的地方。

母親明確的告訴父親,她希望在她的葬禮時只請一班樂隊,把節省下來的錢多為她求彌撒用。父親在母親去世後同樣滿全了她的願望。

同時,母親也把死後穿什麼衣著的想法告訴了我:她希望我們能給她用平時穿的衣服,而不是在亡者商店裡買來的送老衣。我和妹妹知道母親的想法後,就給她一件件買來新的衣服讓她試穿,直到母親把自己的一套衣服挑選滿意為止。在為她買過世後要穿的鞋的時候,母親告訴我一定要買最大號的,因為去世後身體會浮腫,鞋號小了會穿不上。我和妹妹當時懷著刺心的痛為母親置辦了她最後的一身衣服和一雙最大號的皮鞋。正如母親所願的,她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和鞋安息在主懷裡。

母親去世前幾天,韓建富神父去醫院裡看望母親。神父臨走時,母親誠懇的對韓神父說:「神父,我葬禮的時候,如果您有時間,請您一定來參加啊!」母親這種出乎意料的邀請,令在場的人都不知所措,韓神父急忙說:「放心!我一定會到。」母親很開心的笑了。也正如母親所請,她的葬禮韓神父也真的送了她最後一程。

母親還囑咐我很多瑣碎小事,都是關於她去世後她的想法和願望,我都按照她的意願一一完成了。

母親以坦然的態度去面對死亡,並能將自己的心願去給予交代和囑托,真是母親人生的一大幸事。因為母親沒有給自己留下太多遺憾,而是優雅的轉身給這個美好的世界深情的說了聲:「再見!」

母親,您面對死亡時的優雅教給了我們要好好的珍惜在世界活著的美好時光,因為只有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才可以和這個美好的世界道別的從容不迫。親愛的母親,我始終相信:人生是一場沒有綵排的演出,是何角色不重要,重要的是將鮮活的生命活出來,並能在謝人生最後一幕時能夠死而無憾。

文/張麗飛修女

本文轉載自天亞社中文網,版權均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