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節前六天,耶穌來到伯達尼, 就是耶穌從死者中喚起拉匝祿的地方。
有人在那裡為他擺設了晚宴,瑪爾大伺候,而拉匝祿也是和耶穌一起坐席的一位。
那時,瑪利亞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屋裏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
那要負賣耶穌的依斯加略猶達斯──即他的一個門徒──便說:
「為什麼不把這香液去賣三百塊「德納」,施捨給窮人呢?」
他說這話,並不是因為他關心窮人,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
耶穌就說:「由她罷!這原是她為我安葬之日而保存的。
你們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至於我,你們卻不常有。」
有許多猶太人聽說耶穌在那裏,就來了,不但是為耶穌,也是為看他從死者中所喚起的拉匝祿。
為此,司祭長議決連拉匝祿也要殺掉,
因為有許多猶太人為了拉匝祿的緣故,離開他們,而信從了耶穌。
需要靈感
*在那兒,猶達斯只看到浪費,而耶穌著眼於愛。
*瑪利亞的愛讓我們提前預見了耶穌的愛,她把眼淚灑在一個將自己傾注於全世界的人的腳上。
*瑪利亞以她的身、她的心來祈禱,那是我們很少使用的祈禱方式。她的祈禱是傳統的一部分,如同熱烈、抒情、訴諸感官的撒羅滿之歌一樣古老。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以此方式祈禱—一個體諒的溫柔接觸、一個安心的擁抱、一個愛的微笑—這些都是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