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國學中心(TBC)代表團在執行總監古嘉文博士的帶領下,於2025年2月26至28日參加了由日本東京上智大學主辦的國際耶穌會大學協會(IAJU)國際教育會議。這次會議吸引了來自22個國家與地區的46所高等教育機構,旨在為耶穌會大學的教育者提供一個交流平台,分享創新策略和最佳實踐,推動全球高等教育的發展。
北京中國學中心參與國際教育會議 培養學生全球視野
「生活爵招-與情緒做朋友」高雄靈修講座 發現信友渴求
耶穌會資發室與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及南部依納爵靈修工作室,攜手在2025年3月20日為南部恩人舉辦一場「與情緒做朋友」的講座。這場活動不僅讓參與的恩人認識且覺察自己的情緒,也讓主辦單位感受到南台灣信友對靈修課程的渴求,彼此期許日後能夠在南部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
一起成為天主的器皿:輔醫大體老師感恩追思禮家屬代表致詞全文
2025年3月19日,在輔大醫學院為五位大體老師舉行的感恩追思禮上,大體老師陳宏道先生的夫人翁秀禎女士代表全體家屬致詞,她和先生同為德蘭文教團的成員,她為宏道老師生命發自肺腑所做的見證,感人至深,在場所有神長、來賓、師生無不動容。邀請你一起聆聽翁女士致詞的完整全文。
以生命點亮生命:輔大醫學院大體老師感恩追思禮
輔仁大學醫學院在2025年3月19日,為在過去半年解剖課奉獻的五位大體老師舉行感恩追思禮,其中包括兩位耶穌會神父。當天雖是乍暖還寒的氣溫,但感恩追思禮上,無論是神父的證道,或家屬、師長與學生的致詞,彼此呼應、交織成溫暖的光輝。從大體老師、醫學生,再到患者,不再只是關於病痛的治療,它更是愛與奉獻的傳遞鍊。
#OneHopeManyJourneys:2025禧年「說說希望的故事」一分鐘影片徵選
耶穌會邀請你在2025希望禧年四旬期間,加入「說故事運動」,藉著拍攝一分鐘直式影片上傳,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共譜和聲、頌揚希望,熱烈展現我們在主內的信德。
2025基督生活團亞太會議:身為希望的同伴一起前行
基督生活團亞太會議,於2025年2月20至23日在東京舉行,生活團的世界副總輔導,耶穌會荷西·巴勃羅神父特地前來參與。今年的主題「身為希望的同伴一起前行」,靈感來自《聖經》中厄瑪烏兩位門徒的故事,邀請所有與會者反思「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路24:32)並透過團體分辨,為新一屆亞太協調小組訂出,青年、陶成及合作三個工作方向。
耶穌會啟動合作神學倡議
耶穌會總會長蘇薩神父近日宣布啟動合作神學倡議,以響應教宗方濟各在《促進神學》手諭中所提,建立一種同道偕行、切合實際現況,並能回應教會及世界需求的神學。這項倡議將藉由加強神學教育及培養跨文化的對話,為神學院學生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做好未來牧靈工作的準備。
耶穌會傳統及培育相關影音課程正式上線
在數位時代裡,耶穌會持續尋求創新的方式來陪伴和培育今日的會士, Formation.jesuits.global 網站正是對此挑戰作出的具體回應。透過此平台,它匯集了精心編選的視聽材料來支持和陪伴世界各地耶穌會士的培育旅程。
梵蒂岡天文學家出書:《耶穌會士的星辰指南》
梵蒂岡天文台台長、耶穌會士康索爾馬尼奧修士出新書,闡述個人省思與耶穌會投入天文學領域的詳細歷史。
來我家看看:青年與修道團體的相遇
耶穌會 Magis 青年中心於2月28日至3月4日舉辦了「來我家看看」活動,為八位青年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親身體驗修道生活。他們拜訪不同的修會團體、聆聽會士聖召分享、了解修會的使命及使徒工作,並實際進行沉浸式生活體驗,以對修道生活有深入的認識。最後於避靜中,回顧並深化在活動中的體驗。
北京中國學中心迎接春季外籍交換生
耶穌會北京中國學中心春季新學期,迎接了來自美國的交換學生。他們懷揣著期待與好奇,還有自己獨特的故事來到中國,第一次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開始了屬於他們的留學新生活。
四旬期的祈禱
隨著領受聖灰,我們開始了四旬期。在這四十天的逾越之旅,教會邀請我們多做祈禱、禁食、行愛德,更重要的是「回心轉意」。我們可以透過這四旬期的禱文,向主祈求恩典,藉由隱而不宣的祈禱、守齋、奉獻,使天主的聖愛茁壯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