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丙年

每日聖言┃路 11:15-26

路 11:15-26 聖若望廿三世教宗 但是,其中有人說:「他是仗賴魔王貝耳則步驅魔。」 另一些人試探耶穌,向他要求一個自天而來的徵兆。 耶穌知道了他們的心意,便給他們說:「凡是一國自相紛爭,必成廢墟,一家一家的敗落。 如果撒殫自相紛爭,他的國如何能存立呢﹖因為你們說我仗賴貝耳則步驅魔。 如果我仗賴貝耳則步驅魔,你們的子弟們是仗賴誰驅魔呢﹖為此,他們將是你們的裁判者。 如果我是仗賴天主的手指驅魔,那麼,天主的國已來到你們中間了。 幾時壯士佩帶武器,看守自己的宅舍,他的財產,必能安全。 但是,如果有個比他強壯的來戰勝他,必會把他所依仗的一切器械都奪去,而瓜分他的贓物。 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不同我收集的,就是分散。」 「邪魔從人身上出去後,走遍乾旱之地,尋找一個安息之所,卻沒有找著;他於是說:我要回到我出來的那屋裏去。 他來到後,見裏面已打掃清潔,裝飾整齊, 就去,另外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魔鬼來,進去,住在那裏;那人末後的處境,比先前就更壞了。   需要靈感 「天主的國已來到你們中間了」。我注意到這些字眼中的急迫性,這急切的 邀請是要我們選擇立場,同時承諾自己會完全歸向天國。 耶穌的行動和臨在實在是奧秘,祂的反對者無法接受,同樣的我們也難以接受甚至有時在關於天主的事上說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蠢話。祂的救恩臨在於我們這個複雜和暴力的世界,為此我鞠躬朝拜。

每日聖言┃路 11:5-13

路 11:5-13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去他那裏,向他說:朋友,借給我三個餅吧!因為我的朋友行路到了我這裏,我沒有什麼可以款待他。那人 從裏面回答說:不要煩擾我了!門已經關上,我的孩子同我一起在床上,我不能起來給你。我告訴你們:他縱然不為了他是朋友的緣故,而起來給他,也要因他恬不 知恥地切求而起來,給他所需要的一切。 「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因為凡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你們中間 那有為父親的,兒子向他求餅,反而給他石頭呢?或是求魚,反將蛇當魚給他呢?或者求雞蛋,反將蠍子給他呢?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你們的兒女, 何況在天之父,豈不更將聖神賜與求他的人嗎?」   需要靈感 我是否相信祈禱以及祈禱的功效?我想起那些我恆心祈禱得到回報的例子。我問自己:我只是頑固而已嗎?或者是它幫助我對天主的愛更加開放,關心自己和所愛的人們。我再次請求耶穌教導我好好地祈禱。 我祈求如同孩子一般信賴天主、以及祂對我的愛。當我的祈禱沒有得到回應時,我祈求讓我能夠信賴祂,同時也呼求天主聖神。

每日聖言┃路 9:1-6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 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 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 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裡,直到從那裡離去。 人若不接待你們,你們要離開那城,拂去你們腳上的塵土,作為反對他們的證據。」 他們就出發,周遊各鄉村,宣傳喜訊,到處治病。   需要靈感 我注意到耶穌如何派遣十二門徒去做與祂做同樣的事情:驅魔、治病及宣講天主的國。在耶穌復活後,祂告訴門徒們說:「如同父派遣了我,我也派遣了你們」。因著相信耶穌在我們內,經由分擔祂的使命、及在我們一切軟弱中分享祂賜給我們的能力,我生活在驚嘆中。 即使在我們超理性、以效率凌駕一切的世界中,選擇在窮人中傳道仍是非常有效,而且非常感動人心的,德蕾莎姆姆、方濟各教宗、泰澤…。我為今日的教會祈禱,因為教會努力忠信地回應耶穌的召叫。   

每日聖言┃路 7:31-35

路 7:31-35 我可把這一代的人比作什麼呢? 他們相似什麼人呢? 他們相似坐在街上的兒童,彼此呼喚說:我們給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卻不悲哭。 因為洗者若翰來了,他不吃餅,也不喝酒,你們便說:他附了魔。 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你們又說:這是個貪吃嗜酒的人,是個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但一切智慧之子,必彰顯智慧的正義。       需要靈感 真的很容易找到幼稚的藉口,一直坐著不動猶豫不決,找各種可能的做法,但完全不介入不行動。我祈求智慧,她總是伴隨著具體的行動,不論在實際情況中能做的事是多麼有限。 我想想誰是那些維護了智慧的孩子們。也許他們是足夠明智,可以接受不好的遭遇,但在其中看到可能有的善良行為的人、那些持守信仰默默為養家活口而努力的人、那些不顧個人好惡且善盡本分的人、或那些即使感到在此路上孤獨無伴卻仍努力過誠信生活的人。我祈求能當這些有福的智慧之子中的一份子。

每日聖言┃路 13:22-30

路 13:22-30 常年期第廿一主日 耶穌經過城市鄉村,隨處施教,朝著耶路撒冷走去。 有一個人給他說:「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嗎﹖」耶穌對他們說: 「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罷! 因為將來有許多人,我告訴你們: 要想進去,而不得入。 及至家主起來把門關上,你們在外面站著,開始敲門說: 主,請給我們開門罷! 他要回答你們說:我不認你們是那裏的。 那時,你們會說:我們曾在你面前吃過喝過;你也曾在我們的街市上施教過。 他要說:我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是那裏的; 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都離開我去罷! 幾時你們望見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及眾先知在天主的國裏,你們卻被拋棄在外,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 將有從東從西,從南從北而來的人,在天主的國裏坐席。 看罷! 有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也有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   需要靈感 我們不像耶穌,似乎總是過分關注數字,好像那才是天國臨在及拯救世界威能的最重要記號。比起數目字,耶穌要求我們全神貫注於由窄門而入, 這段話已造成種種消極的靈性,但耶穌說的是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天,要背起十字架跟隨祂,而這十字架將帶給我們喜樂及永生。 耶穌也預言了我們將對那些能進入及不能進入天國的人感到驚訝。無論我們多麼努力,我們常發現我們將一些人及一些團體排除在救贖之外。耶穌懇請我在評斷他人時要小心, 同時要相信所有人都能接受天主慈愛的救贖。

每日聖言┃瑪 20:1-16

瑪 20:1-16 聖碧岳十世教宗 天國好像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 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裡去了。 約在第三時辰,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上閒立著, 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 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 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做了。 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裏,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裏整天閒著? 他們對他說: 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給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 到了晚上, 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他們來,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的。 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 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了一個「德納」。 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 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 他答覆其中的一個說:朋友! 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個「德納」嗎? 拿你的走吧! 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 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 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 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 」   需要靈感 公平來說,工作的時間越少,應該收到的工資就越少,但是葡萄園主人知道,他提供給工人的工資已是最低的了,如果少給工人一些,他們的家庭將會餓死。他的同情心,超越了公平。 是否有時候,我自私地認為自己比別人更該得到獎賞?

每日聖言┃瑪 10:34:11-1

瑪 10:34:11-1  聖文德主教聖師 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為把平安帶到地上;我來不是為帶平安,而是帶刀劍, 因為我來,是為叫人脫離自己的父親,女兒脫離自己的母親,兒媳脫離自己的婆母; 所以,人的仇敵,就是自己的家人。 誰愛父親或母親超過我,不配是我的;誰愛兒子或女兒超過我,不配是我的。 誰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不配是我的。 誰獲得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誰為我的緣故,喪失了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 誰接納你們,就是接納我;誰接納我,就是接納那派遣我來的。 誰接納一位先知,因他是先知,將領受先知的賞報;誰接納一位義人,因他是義人,將領受義人的賞報。 誰若只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一杯涼水喝,因他是門徒,我實在告訴你們,他決失不了他的賞報。 耶穌囑咐完了衪的十二門徒,就從那裏走了, 為在他們的城裡施教宣講。   需要靈感 耶穌這些嚴厲的話唯有在我們依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在必須面臨耶穌提及的那些戲劇化的抉擇時才能理解。我們知道有時候需要做出嚴峻的選擇,以確保我們仍可稱自己是耶穌的門徒,有時候我們要揮舞著分開或分離的劍。 我要拯救或喪失自己的生命?我是否準備好喪失生命,或是抓緊不放只為了怕失去它?這或許就是做門徒身分基本的條件,任何嚴守法律或制度規範都無法取代。我持續不懈的祈求恩寵,為了內心真正的自由,也為了真實面對自我和面對昭叫的勇氣。

每日聖言┃路 19:11-17

路 19:11-17 基督聖體聖血節 眾人聽這話的時候,耶穌因為已臨近耶路撒冷,而且他們都以為天主 的國快要出現,遂設了一個比喻說: 「有一個貴人起身到遠方去,為取得了王位再回來。 他將自己的十個僕人叫來,交給他們十個「米納」,並囑咐說:你們 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來。 他本國的人,一向懷恨他,遂在他後面派代表去說:我們不願意這人 為王統治我們。 他得了王位歸來以後,便傳令將那些領了他錢的僕人給他召來,想知道每個人做生意賺了多少。 第一前來對他說:主,你的那個「米納」賺了十個「米納」。 主人給他說:好,善僕!你既然在小事上忠信,你要有權掌管十座城 。     需要靈感 耶穌揀選並派遣門徒繼續執行祂的使命和工作,透過門徒以及他們的跟隨者所提供的教會性聖事性的服務(例如:舉行感恩禮),耶穌不斷地養育祂的跟隨者直到今天,並且將他們引入更深的信仰中,使他們更深的認識、瞭解耶穌的默西亞使命,知道祂是生命的賜予者。基督徒因此而體驗到,參與感恩禮就是預先參與一切得救者在天上舉行的宴會。

每日聖言┃路 5:27-32

聖安道(安多尼.巴都亞S. Antonius de Padua)司鐸聖師 此後,耶穌出去,看見一個稅吏,名叫肋未,在稅關那裡坐著,便對他說:「跟隨我吧! 」 他便捨棄一切,起來跟隨了衪。 肋未在自己家中為祂擺設了盛筵,有許多稅吏和其他的人,與他們一同坐席。 法利塞人和他們的經師就憤憤不平,對衪的門徒說:「你們為什麼同罪人和稅吏一起吃喝?」

每日聖言┃路 12:39-48

你們應該明白這一點: 如果家主知道盜賊何時要來,【他必要醒寤】,決不容自己的房屋被挖穿。 你們也應當準備,因為在你們不料想的時辰,人子就來了。」 伯多祿說:「主,你講的這個比喻,是為我們呢,還是為眾人﹖」 主說:「究竟誰是那忠信及精明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自己的家僕,按時配給食糧﹖ 主人來時,看見他如此行事,那僕人才是有福的。 我實在告訴你們: 主人必要委派他,管理自己的一切財產。 如果那個僕人心裏說: 我的主人必然遲來;他便開始烤打僕婢,也吃也喝也醉酒。 在他不期待的日子,不知覺的時刻,那僕人的主人要來,必要剷除他,使他與不信者遭受同樣的命運。 那知道主人的旨意,而偏不準備,或竟不奉行他旨意的僕人,必然要多受烤打; 那不知道而做了應受烤打之事的,要少受烤打。給誰的多,向誰要的也多;交托誰的多,向誰索取的也格外多。」     需要靈感 耶穌從未告訴我們要害怕祂的來臨,因為祂是來拯救我們的。但是祂的確堅定的認為我們必須保持警惕,而非措手不及或毫無準備。我是如此盡己所能充份的活在當下,試圖在我生命的每一刻盡可能的意識到天主的臨在以保持警惕。 我為這樣的恩寵祈禱,能認知到我所有的恩賜,還有隨之而來的各種責任感。我祈求這樣的恩典能夠永遠是我喜樂和感恩的泉源,而絕不是一種負擔。

每日聖言┃路 7:11-17 (追思已亡)

路 7:11-17 (追思已亡) 以後,耶穌往一座名叫納因的城去,衪的門徒和許多群眾與衪同行。 臨近城門時,看,正抬出一個死人來,他是母親的獨生子,母親又是寡婦;且有本城的一大夥人陪著她。 主一看見她,就對她動了憐憫的心,向她說:「不要哭了!」 遂上前按往棺材,抬棺材的人就站住了。衪說:「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吧!」 那死者便坐起來,並開口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了他的母親。 眾人都害怕起來,光榮天主說:「在我們中間興起了一位大先知,天主眷顧了衪自己的百姓。」 於是,稱述耶穌的這番話,傳遍了猶太和附近各地。     需要靈感 我們今天的讀經慶祝因耶穌超凡的能力和憐憫心使這個青年人起死回生,並鼓舞了他母親的心靈。 透過回憶的恩賜、我們祈禱的力量、和耶穌的憐憫,今天我們舉行追憶懷念所有已離世的忠實的朋友 並以這樣的方式來分享。 在回憶亡者時,我們同時也提醒自己,我們離世的時間也將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