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丙年

每日聖言┃路 14:12-14

路 14:12-14 聖嘉祿.鮑榮茂主教 耶穌也向請他的人說: 「幾時你設午宴或晚宴, 不要請你的朋友、兄弟、親戚及富有的鄰人, 怕他們也要回請而還報你。 但你幾時設宴,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 如此,你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可報答你的;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   需要靈感 我們諸多行為舉止和選擇皆因他人的期待或行為舉止而決定或至少受其影響。耶穌用了簡單卻明白的例子來挑戰我們,要我們無償付出,不期望回報。只有當我們明瞭我們也白白地接受了所給予的,我們才能做到這點。 西元一世紀的基督信仰寫作者常常說為我們在天國之門迎接人的將會是現世的窮困之人。這些窮人夠瞭解我們且會讓我們進入嗎?在我心中他們佔有重要位置嗎?

每日聖言┃瑪 25:31-46

追思已亡 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與眾天使一同降來時,那時,衪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 一切的民族,都要聚在衪面前; 衪要把他們彼此分開,如同牧人分開綿羊和山羊一樣: 把綿羊放在自己的右邊,山羊在左邊

每日聖言┃瑪 5:1-12

瑪 5:1-12 諸聖節 耶穌一見群眾,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門徒上他跟前來, 他遂開口教訓他們說: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 你們歡喜踴躍罷!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富的, 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   需要靈感 這些聖經的章節稱為「真福八端」。能夠用這樣的態度生活是來自天主的恩賜,這些也是完滿的基督徒生活的摘要。耶穌的生活可說是這些所有的實踐。 耶穌從祂的生活情境中以自己的態度描寫出真福八端並與別人分享。或許你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某些時候耶穌也用這些態度與你來往,例如慈悲。 請留意這段福音經常在喪禮或婚禮中被朗讀,好好思考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

每日聖言┃路 13:18-21

路 13:18-21 耶穌又說:「天主的國相似什麼﹖我要把它比作什麼呢﹖ 它相似一粒芥子, 人取來種在自己的園中,它遂生長起來,成了大樹,天上的飛鳥都棲息在它的枝頭上。」 他又說:「我要把天主的國比作什麼呢﹖ 它相似酵母,女人取來藏在三斗櫃中,直到全部發酵。」   需要靈感 當耶穌提到天國時,祂是如此樂觀。對祂而言,即使一個小小的開始也是足夠的,因為祂確信這是天主的國,所以也分享了祂的大能及動力。當我環視這世界,我自問是否我也分享了這信念,或是否我發現自己像一個厄運和悲觀的先知。 酵母若與麵糰在一起,就只能改變麵糰,但若分開就無效。對耶穌來說,參與及存在比規模大小更重要。我為教會及基督徒團體祈禱,祈求他們參與世界就像麵糰內的酵母。

每日聖言┃路 12:54-59

路 12:54-59 耶穌又向群眾說:「幾時你們看見雲彩由西方升起,立刻就說: 要下大雨了;果然是這樣。 幾時南風吹來,就說天要熱了;果然是這樣。 假善人哪! 你們知道觀察地上及天上的氣象,怎麼不能觀察這個時機呢﹖ 你們為什麼不能由自己來辨別正義的事呢﹖ 當你同你的對頭去見官長時,尚在路上,你得設法與他了結,怕他拉你到法官前,法官把你交給刑役,而刑役把你押在獄中。 我告訴你:非等還清最後的一分錢,斷不能從那裏出來。」   需要靈感 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平面的世界,幾乎無法想像如何能夠超越教條教的和眼前所見的情況。耶穌挑戰我們要去「觀察這個時機」,同時舉止要明智。 在慈悲禧年中,天主召叫我以慈悲對待人,如同慈悲的天父對待我這樣一個在許多事上失敗的罪人的方式一樣。我永遠不會成為扔出第一塊石頭的人,我感受到天主召叫我要有同理心,首先是對自己,然後再對其他人。

每日聖言┃路 12:8-12

路 12:8-12 聖若望‧布萊柏、聖宜善、饒格司鐸及同伴殉道、十字聖保祿司鐸 我告訴你們: 凡在人前承認我的,人子將來也要在天主的使者前承認他; 他在人前否認我的,將來在天主的使者前也要被否認。 凡出言干犯人子的,尚可獲得赦免;但是,褻瀆聖神的人,決不能獲得赦免。 當人押送你們到會堂,到長官及有權柄的人面前時,你們不要思慮怎樣申辯,或說什麼話, 因為在那個時刻,聖神必要教給你們應說的話。 」     需要靈感 我發現有時候我不願在人前承認耶穌:我害怕或覺得尷尬,或只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我懇求耶穌賜我恩寵好在人前為祂做見證,也能相信祂承諾的:聖神在那時必將教導我當說的話。 今天我們紀念一位堅強的女性,她無畏地挑戰了男性主導的體制,並透過徹底的靈性更新為教會的改革效命。為使教會更接近耶穌的期望,我祈求婦女的地位和角色能更被重視肯定。

每日聖言┃路 11:47-54

路 11:47-54 安底約.聖納爵主教殉道 禍哉,你們! 你們修建先知的墳墓,而你們的祖先卻殺害了他們, 可見你們證明,並贊成你們祖先所行的事,因為他們殺害了先知,而你們卻修建先知的墳墓。 為此,天主的智慧曾說過:我將要派遣先知及使者到他們那裏,其中有的,他們要殺死;有的,他們要迫害, 為使從創造世界以來,所流眾先知的血,都要向這一代追討, 從亞伯爾的血,到喪亡在祭壇與聖所之間的則加黎雅的血,的確,我告訴你們:都要向這一代追討。 禍哉,你們法學士! 因為你們拿走了智識的鑰匙,自己不進去,那願意進去的,你們也加以阻止。」 耶穌從那裏出來以後,經師們同法利塞人開始嚴厲追逼他,盤問他許多的事, 窺伺他,要從他口中抓到語病。   需要靈感 暴力與宗教是歷來一直最受人們議論的話題之一,我們這個時代也不例外。要消除這個話題不是那麼容易,也不容易認定它只存在「其他人」身上。但藉著提及天主或祂的旨意而將暴力合理化是最嚴重的褻瀆形式之一。我們謙卑地承認我們自己形成了這暴力史的一部分;在我懇求原諒與慈悲之時,我憶起耶穌自己也是宗教煽動的暴力下的受害者。 今天我為世界諸多地區受壓迫的基督徒團體祈禱,特別為中東的基督徒祈禱,基督信仰在此誕生,卻也在此面臨即將消失的真實危機。

每日聖言┃路 11:42-46

路 11:42-46 聖德維聖婦、聖麗達.安蘭閤貞女 但是,禍哉,你們法利塞人! 因為你們把薄荷、茴香及各種菜蔬捐獻十分之一,反而將公義及愛天主的義務忽略過去:這些固然該作,那些也不可忽略。 禍哉,你們法利塞人! 因為你們在會堂裏愛坐上座,在街市上愛受人致敬。 禍哉,你們! 因為你們就如同不顯露的墳墓,人在上面行走,也不知道。」 有一個法學士回答耶穌說:「師傅,你說這些話,連我們也侮辱了。」 耶穌說:「禍哉,你們這些法學士! 因為你們加給人不堪負荷的重擔,而你們自己對重擔連一個指頭也不肯動一下。     需要靈感 我再一次因耶穌對法利塞人嚴厲的評語而感到印象深刻。祂一定是對宗教上的偽善非常難以接受,特別是來自領導者的偽善。 祂指控法學士加給人不堪負荷的重擔,卻不肯幫助他們背負。我為教會,為我的宗教領導者及團體祈禱,願他們免於這樣的行為之罪過。願我們在這麼多負重擔者的世界中成為慈悲與團結的標記。

每日聖言┃路 11:37-41

路 11:37-41 大德蘭貞女聖師 耶穌正說話的時候,有一個法利塞人請他到自己家中用飯,耶穌進去便入了席。 那個法利塞人一看見,就怪異耶穌飯前不先洗手。 但主對他說:「你們法利塞人洗淨杯盤的外面,而你們心中卻滿是劫奪與邪惡。 糊塗人哪! 那造外面的,不是也造了裏面嗎﹖ 只要把你們杯盤裏面的施捨了,那麼,一切對你們便都潔淨了。   需要靈感 在我們所有人中也有法利賽人,或大、或小,他們寧願洗淨杯盤的外面,也不處理內心的貪婪與邪惡。唯一解決這矛盾的方法就是讓我自己學習那位稅吏在聖殿內的祈禱:「求祢憐憫我,我是個罪人」。 耶穌看到了施捨與心靈潔淨的關係,祂在其他場合也堅持,真正的施捨必須要誠心誠意,而不是為了引起別人的讚美。重點不是我們給予什麼,而是我們為什麼給予,以及如何給予。此外,我如何回應那些向我要求物質幫助的人?我對目前的難民危機有什麼反應?心中真實的想法是什麼?我祈禱真心愛那些有需要的人。

每日聖言┃路 17:11-19

路 17:11-19 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的時候,經過撒瑪黎雅及加里肋亞中間, 走進一個村莊的時候,有十個癩病人迎面而來,遠遠地站著。 他們提高聲音說:「師傅,耶穌,可憐我們罷!」 耶穌定睛一看,向他們說:「你們去叫司祭們檢驗你們罷!」他們去的時候便潔淨了。 其中一個,看見自己痊癒了,就回來大聲光榮天主, 並且跪伏在耶穌足前,感謝他;他是一個撒瑪黎雅人。 耶穌便說道:「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人在那裏呢﹖ 除了這個外邦人, 就沒有別人回來歸光榮於天主嗎﹖」 耶穌遂給那人說:「起來,去罷! 你的信德救了你。」 需要靈感 耶穌會士作家 Tony de Mello 常說,你不可能同時心存感謝又不快樂。我們需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生活中有這麼多值得感謝的。在這些癩病人獲得治癒的絕大喜樂中,其他九人忘卻了他們更大的喜樂,就是他們領受了這個奇妙且白白得到的恩賜。讓我花點時間數算自己的祝福,並且心懷感恩。 耶穌告訴撒馬黎雅人「你的信德就了你」,我為這信仰的恩賜感謝天主,這份信仰讓我更能面對生命中的苦難及矛盾。我請求我主耶穌加強我的信德。

每日聖言┃路 11:27-28

路 11:27-28 耶穌說這些話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婦人高聲向他說:「懷過你的胎,及你所吮吸過的乳房,是有福的!」 耶穌卻說:「可是那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 需要靈感 我加入這婦女讚頌耶穌之母的行列,她撫養祂長大,教導祂如何跟祂人融洽相處,教育祂的心靈,使祂變得這麼富有同情心,她也是第一個與祂談及天主與祈禱的人,我謹記她也是我的母親。 我驚嘆耶穌回答的威力,瑪利亞的偉大來自於她開放的態度及遵行天主的話。我請求她在這方面也能幫助我像她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