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博敏神學院到輔大、 從課堂到慕道班、從男生宿舍到聖堂,陳宗舜神父不斷以他獨特的方式領人認識耶穌、認識教會歷史。2025年7月12日,耶穌會中華省為他在服務將近半世紀的輔大校園舉行殯葬彌撒,氣氛沉靜而哀傷,現場約四十位神長和逾三百位來賓,以無限的感恩向他隆重告別。
六、七月的耶穌會中華省像一台感恩祭,既紀念死亡,也慶祝復活,哀傷與喜悅交織中,世代傳承。包括陳宗舜神父 (Fr. Elías Cerezo Marinero, S.J.)在內,有三位神父蒙主恩召,也有一位新司鐸和三位新執事誕生。
陳神父殯葬彌撒的地點,就選在以往他每週一到週五、下午五點五十分固定主禮平日彌撒的輔仁大學淨心堂聖堂,數十年如一日的「習慣」看似平淡無奇,卻是無數學子、教友員工眼裡恆常的風景,以及心中穩定的錨。
陳神父的牧靈生活幾乎可說「不是在教授要理,就是在往教授要理的路上走」。他曾於輔仁大學講授要理長達48年,透過他的慕道班而入天主羊棧的,據估有三、四百人。也因此,當殯葬禮訊息一發布,這群曾經是陳神父的小羊們立即於網路上動了起來,轉發、標註,互相提醒一起出席這最後與陳神父共聚一堂的機會。
這台殯葬感恩祭除了紀念、追思陳神父,也像是他的弟兄、親友及師生,久違的感恩團聚,每個參與的人,皆有他們與陳神父往來的點滴故事,或曾經是慕道者、被他陪伴者、被他在宿舍照顧過的學生……
禮儀由省會長董澤龍神父主禮,輔仁大學校牧何萬福神父以及陳神父昔日的「學生」穆宏志神父襄禮,並有約40位來自各教區、修會的神長一同共祭。甫被祝聖的耶穌會潘翰執事與柯家銘執事,也加入禮儀服務。來賓中更有輔大畢業校友特地從海外返台,只為向陳神父道別。現場座無虛席,還得在聖堂後方加排板凳,以容納所有人潮。
穆宏志神父證道時表示,在今天感恩的氣氛中,我們可以向天父表達感謝,感謝祂賜予我們陳神父這樣一位弟兄、夥伴、老師……穆神父回顧陳神父的牧靈生活,感謝天主賜予我們一位善於按主題教授教會歷史,讓人看見整個教會生活發展的敘述者;一位領導有方、善於規劃、忠實服務的神學院圖書館主任;一位講授道理、讓無數人認識《聖經》、認識耶穌的牧者;一位看重禮儀、持續數十年每天下午都在淨心堂主持彌撒的福傳者,讓大家藉此與耶穌結合在一起;一位關心弟兄的耶穌會團體理家、一位接近且愛護學子的男生宿舍舍監。
穆神父認為,陳神父是真正以自己的生活實行聖保祿所說的:「基督派遣我,不是為施洗,而是為宣傳福音。」(格前一17)因為,他向人介紹耶穌,不是為了計算給多少人領洗,而是為慕道者做領洗的準備,但不一定是由他擔任付洗者。
無論是哪個角色,「陳神父的目的講來講去都是,讓耶穌的名字被更多人聽見、更多人接受他的信仰,並讚美天主。」
證道尾聲,穆神父祈求天主賜予我們與陳神父近似的精神,把這樣的一個信德、救援及天主的恩寵,向更多人宣講。
隨後的告別禮、家奠禮與公奠禮在沉靜與淡淡哀傷的氣氛中順利進行,整個禮儀於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團體理家陳廷叔神父代表耶穌會答謝所有公奠單位後,圓滿結束。當啟靈隊伍緩緩離開聖堂、下樓,護送陳神父的靈柩上車,許多人不禁紅了眼眶,微微抽噎。最後,在大家鼓掌歡送下,陳神父離開他服務一輩子的輔大校園,長眠於彰化靜山墓園。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陳神父被暱稱為「巧克力神父」,殯葬彌撒當日,在淨心堂一樓出口的桌子上,輔大耶穌會使命室特別準備了一片片包裹著金色包裝紙的巧克力贈予來賓。此外,桌上還擺放了陳神父的自傳《一條筆直的道路》及別冊,這是由一位台南百達會友及神修小會致贈,藉此表達他們對陳神父一生始終一精神的感佩。
我們除了為陳神父的靈魂安息祈求,也祈願他撒下的福音種子,遍地開花。
文: 耶穌會中華省通傳中心
圖: 倪南華、耶穌會中華省通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