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總會長擴大諮議會於2025年6月9至13日在羅馬召開會議,反思耶穌會成員作為「今日世界希望的傳遞者」所能做出的貢獻。擴大諮議會探討耶穌會士所經歷的不同情況,並反省我們由復活基督的希望所指引的修道生活。它觸及耶穌會士的真實體驗,也檢視定義我們獻身於傳教的使命的複雜挑戰與靈性旅程。
有鑑於所有的天主教徒受到2025希望禧年的鼓舞,被召叫為「希望的朝聖者」,擴大諮議會(Extended Council)的討論也闡明了由復活基督的希望所引導的道路,對於我們的召叫以及耶穌會在當今世界不斷與時俱進的使命,提出日新又新的觀點。
為期五天的會議以概觀方濟各教宗的禧年詔書《望德不叫人蒙羞》揭開序幕,透過《聖經》和神學進路的角度,探討我們基督徒的希望。這份詔書開啟了目前尚在進行中的禧年,邀請我們反思歷久彌新的希望泉源。它也強調我們個人的使命,成為把希望散播至我們的團體、社會以及全世界的施行者。與會者探討方濟各教宗的訊息所能帶來的影響,思索如何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這份希望。
擴大諮議會在其他天的會議上,討論天主教會即使面臨地緣政治、文化與宗教上的變遷,仍然作為希望見證者的角色。議程中也聚焦於過去及前瞻性記憶的主題,以及天主教會如何在世界動盪的地區發揮療癒的作用。藉著討論天主教會能在促進希望及療癒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擴大諮議會的成員獲得了珍貴的洞見,亦即他們也能在自己周遭的世界,作出積極貢獻的方法。
在綜合討論時,與會者進一步探究「希望」在今日更具體的表徵,詳盡地說明了希望所呈現的各種形式與圖像、希望的催生者,以及一位真正「希望的傳遞者」(hope influencer)所具備的特質。
會議最後一日提供擴大諮議會的成員機會,聆聽耶穌會不同世代的聲音。他們傾聽正在讀書、試教培育階段的會士,以及第三年導師,甚至是包括安養機構的大團體長上的見證。
這些多元的見解凸顯了希望的普世性本質,還有它在耶穌會士的生活及牧靈工作不同階段變化的力量。整體而言,此次諮議會強調在天主教會內培養希望的重要性,將它視為在這個飽受動盪磨難的世界中,推動療癒與修和的途徑。
文/圖: 耶穌會羅馬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