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中華省 2025 上半年的港澳工作主任會議,於 2025 年 6 月 5 日在澳門耶穌會花地瑪聖母會院舉行。此次會議除了回顧自2021年開始的中華省使徒計畫發展歷程,也介紹目前正在推動的「深化階段」。與會者透過聆聽、祈禱,以及從小組到大組,有好奇和期盼,也有擔心與感到困難的分享歷程,最後都於腦海留下一幅大菠蘿樹碩果纍纍的圖像。
耶穌會中華省 2025 上半年的港澳工作主任會議,於 2025 年 6 月 5 日在澳門耶穌會花地瑪聖母會院舉行,共有 26 名合作者參與。當天的序幕在傅南渡神父帶領的祈禱歌曲「哦﹗愛﹗」的美妙歌聲中展開,夥伴們被邀請從歌詞中揀選一句能表達自己的句子,藉此彼此分享當下的狀況。
為時一天的會議分成兩部分,在第一部分,由「省使徒計劃(PAP)培育及支持小組」召集人蘇英麟博士,帶領大家回顧了自2021年2月開始,中華省為回應「普世性使徒優先」(Universal Apostolic Preferences, UAPs)召開的會議所結出的果實。當中包括由中華省所有成員一同訂定的15點「正向與合作文化」要素,透過分析中華省當前的「強弱危機」,達致省使徒計劃的「願景」及「五項優先」。之後,五個工作小組成立,分別為依納爵靈修工作小組、培育工作小組、青年工作小組、社會服務工作小組及修和及生態工作小組,調研如何推行果實並作相關建議。
「PAP培育及支持小組」在會議中照顧了夥伴們的進度,讓大家慢下腳步,仔細回想自己在這旅程中,是否能跟得上呢?現在正處於由「省使徒計劃的初始階段」進入到「省使徒計劃的深化階段」,大家在哪裡?總體來說,夥伴們大多的表達是,對前一階段訂定「正向與合作文化」要素、省使徒計劃的「願景」及「五項優先」是具參與感、欣喜及清晰的;後來到成立五個工作小組後,漸感模糊。也有人分享指出,這模糊感也屬正常,五個小組的成員建組起初也有同感,他們靠著《聖經》中:「祢的言語是我步履前的靈燈,是我路途上的光明。」(詠119:105)一路走來,漸漸找到了方向。
會議的第二部分是介紹「省使徒計劃的深化階段」,蘇英麟博士指出深化階段旨在通過啟發、賦能和賦權各單位在其各自的使徒工作中,以「更」(Magis)的精神推進省使徒計劃的願景和優先事項;並指出了三個策略:
1. 建立省級培育框架以促進合作與終生使命
2. 各單位訂定依納爵式的使徒計劃
3. 檢討架構及過程。
在蘇博士的介紹中,深化階段的核心精神漸被點亮:
- 不在於「做得更多」,而在於「以更具耶穌會特質的方式去做」,並提出了「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道理。
- 省級的重點是促進由耶穌會行事方式(way of proceeding)所啟發的視角和程序,而不是具體指定要實現的結果。強調訂定使徒計劃時,過程的重要。
介紹完畢後,合作者有充份的時間體認感受並進行祈禱,也有足夠的時間在小組中分享,最後將果實帶到大組之中。當中,有好奇和期盼的聲音,也有擔心和感到困難的部分。本文提取了兩個分享重點及「PAP培育及支持小組」的回應:
- 培育的重要性:不論職級的高低,前線及支援部門,都有必要將 PAP 的核心精神及「正向與合作文化」貫徹在個人的培育當中。
- 減少工作的可能性:我們需要打破舊有的思維,有意識地分辨,不排除減少工作。各單位需要暫停腳步,反思自身的身份和當前的處境,共同分辨如何更好地回應人們的需要,而不是盲目地為 PAP增加工作。
會議的尾聲,每個人腦海留下了一個圖像:會院花園內碩果纍纍的大菠蘿樹。願各單位茁壯成長,健康且有力,結出豐滿的果實。
「PAP培育及支持小組」亦向合作者預告了於2025年10月下旬舉辦的「單位使徒計劃」導向座談,以協助計劃的擬定;各單位擬於2025年底前提交單位使徒計劃的初步時程表(人、時、預計如何進行);正式的單位使徒計劃則預期於2026年內提交。
最後,省會長分享領導力的體現,是可透過信任、以開放的心去聆聽而達到的,勉勵合作者在PAP深化階段的過程中以此實踐。會議以感恩祭作為美好的完結,合作者將一天的祈禱、辛勞、喜樂與擔憂,皆同基督奉獻給天主,並感謝天主聖神的帶領。
文:澳門耶穌會會院經理 蘇秀儀
圖: 澳門耶穌會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