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中華省會士阮廷明治於2025年6月21日在香港領受執事聖秩。笑容,貫穿了他的生命及聖召之路,從記憶中讓他感到幸福的父親笑容,到親切召叫他的耶穌笑容,再到他自己經常掛在臉上的笑容。他在授予聖秩感恩祭上致詞時提到,耶穌會的培育,不是要他成為一位完美無暇的耶穌會士,而是去做耶穌的同伴,甘願背負自己的十字架。
耶穌會中華省會士阮廷明治於2025年6月21日聖磊思・公撒格(St. Luigi Gonzaga)瞻禮日這天,在九龍華仁書院聖依納爵堂被祝聖為執事。授予聖秩感恩祭由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主禮,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及耶穌會香港團體院長吳智勳神父襄禮,還有約30位神長共祭。現場大約有300位來賓,大部分都是阮廷執事的朋友,以及任教過的學校師生。

周守仁樞機於講道中指出,阮廷明治修士在接受祝聖後,成為衆人的公僕,宣揚聖道、主持祈禱、施行聖洗、見證婚姻等。他也鼓勵阮廷明治效法聖雅風.羅德里格(St. Alphonsus Rodriguez)的榜樣,以基督為中心,實踐依納爵靈修、服務天主及教會。
祝聖禮對許多曾與阮廷明治執事相處的人來說,是一個既值得感恩又令人感動的時刻。他以修士的身份於2021至2022年度在九龍華仁書院試教,曾與他相處的學生,從他的榜樣中感受到他是一位真正活出信仰精神的牧者與良師。
就讀中學五年級的 Ethan 回憶起他在二年級時,阮廷修士教過他班上的天主教培育課(Catholic Formation Lesson)。雖然課堂時間不長,但大家都能感受到阮廷修士的慈愛及關懷。他不僅是宗教知識的傳遞者,更是陪伴學生成長的朋友。他走進學生的生活,和他們一起在體育課和小息(下課)時間踢足球,成為他們生活中的引路人和榜樣。

就讀中學四年級的 Kit 則分享,阮廷修士如何以與眾不同的方式教授科學課。他不拘泥於課本,而是用比喻和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展現出他在教學上的創意與耐性。他從不責罵學生,而是以愛心勸導,深受學生喜愛。課堂之餘,他也是球場上的強者,和學生們踢球時毫不保留地投入,成為大家記憶中難以忘懷的一部分。
成為一名執事,就是要效法基督成為衆人的僕人。從這些學生的分享中,我們可以看到,阮廷明治執事是一位能將信仰、知識與生活融為一體的僕人。他的生命見證,正是一位耶穌會執事應有的樣貌——謙遜、慈愛、投入與同行。他的存在,讓人感受到天主的臨在,也激勵著更多人走向信仰與愛的道路。
阮廷執事1989年出生於越南金甌,自2010年起開始於越南的耶穌會度望會生活,2013入耶穌會。歷經十五年的修道生活,如今來到聖召之路的新里程碑。我們祝福阮廷執事,也深祈天主繼續使用他溫暖的胸懷及笑容,牧養天主的羊群。
一起分享阮廷明治執事在祝聖典禮上,滿懷感恩的致詞:

謝謝大家!
我最喜愛看到大家的笑容。我的生活有30年在越南,一年多在台灣,五年在香港,我最開心就是看到大家的笑容。
其實,「笑容」引發我的聖召。記得讀大學時,有一次我在祈禱中看到耶穌親切的笑容,因而被吸引。祂的笑容像是在跟我說話,叫我去和大家同甘共苦。於是,我回應了。從那刻起,我深深感受到天主在我聖召路上祝福我、賜我力量去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

這幾天很多人問我:「你爸爸媽媽有沒有來呀?」這也讓我想起我家人的笑容,特別是我爸爸的笑容。雖然他已經過世了,但我相信他一直都和我在一起,因為他很愛我。他在世的時候,經常會透過一些微細的行動,特別是用微笑,來表達他對我們的愛。我還記得家裡有一幅照片是我爸爸親切地對著我妹妹微笑,那個笑容很美、很幸福。我很感恩!天主讓我能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這也是我信仰萌芽的地方。
正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大家都知道我怎麼靠大家了。我想先分享我在耶穌會的友情,雖然耶穌會在越南和中華省的環境很不一樣,但同樣充滿著天主的祝福。我最欣賞耶穌會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擁抱每個人的獨特。你們認識不同的耶穌會士,是否也發覺我們每個人都很不同,各有獨特之處?我的兄弟之間,會互相尊重和欣賞,在中華省我們有機會和來自四海之內的兄弟相處,有華人、越南人、德國人、日本人、肯亞人、南非人、波蘭人等。我漸漸地學會了如何東西合璧,也學會去做一個認真做事而淡定的人。我會去擁抱、欣賞每個人的獨特,用心去服務天主的子民。
大家也常常問我:「你將來想做什麼嗎?」我也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但我的長上也問我:「你願不願意對天主使命開放呢?」我當然對天主和他的使命開放。我一直都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儘量做好我自己,天主自會有給我的使命和計畫。重要的是,對天主開放。
最後,我很感恩大家一路都與我同行和同在。我很感恩耶穌會的培育,不是要我成為一個完美無暇的耶穌會士,而是去做耶穌的同伴,甘願背負自己的十字架。我也很感謝其他恩人、朋友一直與我同行,謝謝您們一直為我祈禱。我也感恩在台灣的那段時間,不少青年、成人的團體,一直與我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而在香港,我感恩學生和老師們和我一起度過疫情、一直慷慨幫忙我的經驗。來到中華省後,有很多人教過我中文、廣東話,以及神學,一直鼓勵我「還有進步的空間」。你們對我的友情、兄弟情,我真的十分感激。
我也想加一句:「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出家靠天主。」
天主與我們同在。主佑各位!
文:耶穌會香港團體、阮廷明治執事
圖:耶穌會香港團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