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越南會省於2025年3月1至2日,為60多名天主教學生舉辦一個結合信仰生活與生態的培訓營隊。青年們從主題演講、小組討論、辯論比賽、音樂之夜、日出徒步默想、淨灘活動,以及「靈魂垃圾」反思等多元活動,建立與彼此以及與大自然深刻的關係,以在往後更有意識地過生活。

今年三月的頭兩天,來自不同大學的60多名天主教學生齊聚於一處風勢強勁的海灘上,參加由越南耶穌會「生態使徒單位」主辦的培訓營隊。活動以「將生態融入天主教信仰生活」為主題,將學習、交流與靈性覺醒巧妙結合。活動內容包括:主題演講、小組討論、辯論比賽、音樂之夜、日出步行默想、淨灘活動、「靈魂垃圾」反思,以及閉幕彌撒。這一切不僅讓我們更貼近天主的受造界,也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培訓營隊以一場主題演講拉開序幕,演講內容根植於〈創世記〉的第一章31節:「天主看了祂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同時也引用了《願祢受讚頌》通諭,將地球描述為我們的「共同家園」。演講者的話語深深觸動了我:「這個星球不僅僅是一種資源;它是一份神聖的禮物,以愛託付給我們,宛如戀人之間的珍貴贈禮——不容揮霍。」

清理靈魂垃圾 守護受造界:青年培訓營隊

想像天主將森林、河流和創造的萬有交付於我們,我對過往的冷漠既感到畏怯又愧疚。在隨後的小組討論中,有位名叫翠(Thuy)的參與者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當他人漠不關心時,我們如何以關懷生態的方式生活?」演講者的回答兼具個人的幅度及堅決的態度:「這與他們無關——這是我的選擇、我的承諾,是我每天在生活中的信仰。」那天下午,一場辯論賽讓生態問題頓時變得鮮活起來。各小組熱烈討論,提供證據和觀點,拓寬了我們對環境挑戰的理解。

後來,游泳和海灘上的音樂之夜轉移了我們的注意力。海浪和海風提醒我們,大自然不僅是一個爭論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擁抱,溫柔的生活空間。這些時刻加深了我們與彼此,以及與大自然的聯繫。黎明時分,我們開始了赤腳徒步默想,在遠方的地平線閃耀之際,呼吸著鹹鹹的空氣。反思〈創世記〉第二章15節,我們蒙召「耕種和看守」,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神聖的擁抱。「很平靜,就像大海歡迎我一樣」,一名學生分享道。

清理靈魂垃圾 守護受造界:青年培訓營隊

晨間徒步默想也開啟了一場淨灘行動,大家一起動手,齊心協力清理了塑膠袋和垃圾。雖然規模不大,但這一舉動激發了人們的情感和體悟,將對自然的關愛與對人際關係的關愛緊密連結起來。一位參與者觀察到:「良好的關係將促進自然環境的健康。」並將「靈魂垃圾」的反思——即釋放沮喪和嫉妒——與生態管理結合起來。

此次營隊在彌撒中圓滿結束,神父將一切串連起來:大自然是天主的禮物,而我們是其守護者,在生態危機中蒙召成為希望的象徵。這兩天雖然疲憊但充滿啟發,重塑了我們的心靈。主題演講呼籲我們將地球視為神聖的禮物,辯論中思想的碰撞、默想中的寧靜,以及淨灘中的實際行動,讓我們準備好去照料我們共同的家園。這不僅是一個培訓營隊,更是對我們信仰中生態層面的覺醒,敦促我們為了天主的受造界,有意識地生活。

文:耶穌會越南會省杜文料神父(Joseph Do Van Lieu SJ )
杜神父目前負責越南會省的共同家園事工
圖: 耶穌會亞太區聯會 (J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