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摯愛的教宗方濟各,於復活節隔日星期一安息主懷。猶記得去年他接受中華省通傳中心主任謝詩祥神父的專訪時,表達了他對繼任者的期許:「祈禱,因為上主在祈禱中會說話。」教宗方濟各是第一位具耶穌會士身分的教宗,現在,我們一起從耶穌會弟兄的眼光,來緬懷教宗方濟各的一生。
教宗方濟各於2025年4月21日,復活節的星期一,在他的寓所聖瑪爾大之家安息主懷,享年88歲。他帶領天主教會從2013年至2025年,走過12個年頭。
在他身上有很多「第一」;第一位出身拉丁美洲的教宗;第一位具耶穌會士身分的教宗;第一位為紀念亞西西聖方濟,以方濟各為名的教宗;還有他是第一位在前任教宗榮休後,被推舉出的教宗。
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 (Jorge Mario Bergoglio)於1936年12月17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他的雙親是義大利移民,共養育五個孩子。貝爾格里奧最初的計畫是成為一個化學家,但由於呼吸道疾病失去了部分的肺臟,因而放棄了這個夢想。不過,他在1958年3月11日入了耶穌會,並於1969年12月13日、將屆32歲之時,被祝聖為司鐸。

他早期的工作有許多是教授文學、心理學及哲學。從1973年至1979年,他擔任耶穌會阿根廷省省會長,到了1980年,他成為自己母校 Colegio de San José 的校長。他在1992年被提名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輔理主教,1997年接替體弱的夸拉奇諾樞機 (Cardinal Antonio Quarracino)成為總主教,並在2001年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任命為樞機。
他晉牧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主教後,選擇住在一個平凡的公寓,捨掉傳統的總主教官邸 (archbishop’s palace)。他自己煮飯吃,出門時使用大眾運輸系統,而不是搭乘有專人駕駛的汽車。眾人皆知他的簡樸生活,以及對社會正義的投入。
貝爾格里奧於2013年3月13日獲選為教宗。在他擔任教宗任內,展現了對福傳的熱忱,以及持續努力改革教會,使其更具傳教的精神。在他推行的結構性改革中,包括了宗座憲章《你們去宣講福音》,它使教廷更專注於使命,並增加平信徒男女的參與。他致力於經濟與財政透明化,也促使了經濟秘書處 (Secretariat for the Economy)的成立。
在他的自傳《希望》中,方濟各教宗反省,他曾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弗洛雷斯區的童年生活,他描述那裡:「是一個組成複雜、多種族、多宗教,以及多文化的微觀世界。」他回憶:「差異很正常,我們彼此尊重。」凸顯了他與天主教徒、猶太教徒和穆斯林朋友的關係。他也想起自己在阿根廷的成長過程,還有家庭自義大利移民的背景。這些經驗對他日後擔任教宗時的領導風格,影響深遠。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Ecumenism) 以及跨宗教對談,是他的教宗任內的核心主題,這可以從他在2016年與莫斯科東正教宗主教基里爾 (Patriarch Kirill) 的歷史性會晤,2019年與阿茲哈爾大伊瑪目塔伊布(Ahmad Al-Tayyeb)簽署《人類兄弟情誼》文件—基督徒與穆斯林關係的里程碑,以及在2024年9月至印尼牧靈訪問的期間,與獨立清真寺大伊瑪目納薩魯丁·烏馬爾 (Nasaruddin Umar) 的共同聲明中看出來。
他對環境管理的承諾,則盡顯於《願祢受讚頌》通諭,當中呼籲了生態皈依以及照顧我們的共同家園。而他大力推動的共議同行,目的在於讓教會透過廣泛的諮詢,更具包容性。

方濟各擔任教宗期間,聲援移民和難民不遺餘力,力促教會接納、保護、與提升移民及難民,並幫助他們融入所在社會。他於2013年七月,第一次離開羅馬進行牧靈訪問,便是到義大利南部蘭佩杜薩島 (Lampedusa),他在那裡譴責了「冷漠全球化」(globalisation of indifference),無視冒著生命危險抵達歐洲的移民。2016年他離開希臘時,12位敘利亞移民隨他一起搭上專機返回梵蒂岡。在他至緬甸的牧靈訪問期間,他鼓勵當地的耶穌會團體,致力於搭建橋樑、促進和平與修和,並強調牧者應同時帶有「羊群的氣味與上主的氣味。」
2016年10月24日,方濟各出席耶穌會第36屆大會,在那次大會中,蘇薩神父獲選為耶穌會新任的總會長。當時澳洲會省的代表柯廷神父 (Fr Steve Curtin SJ),回顧教宗的接見時寫道:「教宗相當清楚,前行的道路就是依納爵的道路,也就是懷著慈悲的心,與教會弟兄姊妹同行的道路,無論他們身處何方,尤其是主動去尋找那些受傷的人們。」
在教宗方濟各安息主懷後,總會長蘇薩神父在寫給全體耶穌會的信中表達了,與教會及所有善心人士同感深切的悲痛。「我們哀悼一位,被託付服務普世教會,並履行伯多祿牧職超過12年的聖職人員辭世。」他寫道。「與此同時,我們感受到在這個微末的耶穌會團體中,我們親愛的弟兄伯格里奧的離去。在耶穌會,我們共享同樣的靈修神恩,以及同樣追隨主耶穌基督的方式。」

蘇薩神父憶及,聖父在第36屆大會致詞時,申明了每位耶穌會士皆是蒙召做福音喜樂的僕人,不管他投入的使命為何。教宗說,正是這份喜樂,必須成為耶穌會行事方式的特徵——一種教會特有、具本土文化特色、貧窮的、專注於服務的,並毫無世俗追求的行事方式。
「我們懷著感恩的心,緬懷教宗方濟各對耶穌會、對我們的生活和使徒工作,所抱持的審慎及持續的關懷」蘇薩神父繼續寫著。「我們既深信天主正迎接這位忠信的僕人,加入天國的盛宴,也因他的榜樣而受感召,更新我們的渴望與承諾,以追隨那貧窮謙卑的耶穌,並為祂的教會奉獻服務。」
教宗方濟各於今年2月14日,因為呼吸道感染住進羅馬傑梅利醫院,之後被診斷出雙側肺炎。他在3月23日回到梵蒂岡的住所。他逝世的前一天是復活節主日,他還於聖伯多祿大殿的陽台上現身,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人群致上復活節的祝福:「弟兄姊妹們,復活節快樂。」接著他坐在教宗座車 (Popemobile)上穿過廣場,為人們降福。
殯葬彌撒資訊尚未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