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省2025年台灣區首次工作主任會議,於2025年4月14日在新竹的內思高工召開。當日工作主任與單位代表們,紛紛表示對受耶穌會教育薰陶的內思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有與會者也回顧了深化版的省使徒計畫,並討論即將展開的各單位使徒計畫。

春暖花開之際,耶穌會中華省打破往常在台北開會的慣例,於2025年4月14日在「好山好水」的新竹縣新埔鎮內思工業高級中等學校(內思高工)召開了上半年台灣工作主任會議。從踏入校門開始,內思高工的師生就以親切的笑容迎接32位工作主任及單位代表,貼心周到的待客之道,除了讓與會者感受到客家古鎮的人文情懷,更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當天會議以2025禧年「希望的朝聖者」主題曲及禱文揭開序幕,甘露校長接著為大家介紹走過70寒暑的內思高工,除了透過影片回顧過去的點點滴滴,也提到該校當前的校務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與會者都收到校方「結合工藝與創意」的見面禮,即機械科學生為每位嘉賓「量身定製」的黃銅印章,以及多媒體設計科學生設計的校徽鑰匙圈。有意思的是,盒子內還用了「發光二極體」及「電阻」來裝飾及固定禮物,籌備團隊就地取材的巧思及用心,莫不讓人銘感於心。

內思高工甘露校長致詞
內思高工甘露校長致詞

 

甘校長的簡報結束後,工作主任及代表們分成兩隊認識內思校園,實際參訪了機械、電子、電機、多媒體設計科的實習工廠,並與學生和老師進行交流。參訪校園後,校方也準備了「客家味」十足的豐盛午餐,讓大家在開會的同時也能品嚐新埔在地的美食,既暖心又暖胃。

在下半天的會議裡,省會長董澤龍神父邀請中華省教育委員會主席蘇英麟博士為大家回顧省使徒計劃(PAP)的歷程,介紹「深化階段」的核心精神、三個策略、工作單位的新文化等。隨後,透過耶穌會已故知名學者菲利普.恩迪安神父(Fr. Philip Endean, SJ)論及「耶穌會初期夥伴的商議與分辨」的短視頻,帶出「團體分辨」的智慧及省使徒計劃的夢想,以及「工作單位使徒計劃」的排程表。

蘇英麟博士
蘇英麟博士

 

在此脈絡下,負責中華省依納爵靈修培育的方進德神父,邀請與會代表以小組靈修交談的方式,針對PAP深化階段的內容,或是跟單位使徒計劃有關的部分,分享自己的感受、具體的渴望或擔憂。接著,省會長和「省使徒計劃培育及支援小組」的代表們,也跟與會者進行大組交流,同時邀請各單位在未來參加「單位使徒計劃的導向座談」,也贈送每人一本由康麗霖女士撰寫的《牧靈規劃:在聖神內共同分辨》。會長辦公室人事部也在會議的尾聲,為大家介紹「個人資料保護法」以及「特休」相關事宜,當天的會議在省會長帶領大家進行的省察中,劃上完美的句點。

2025上半年台灣工作主任會議

 

以下是幾位工作主任及單位代表的心得分享:

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主任,張淑芬女士

今日在新竹內思高工參與耶穌會工作主任會議,我心中看見一條逐漸開朗的路。

剛下車就迎上一位彬彬有禮、笑容可掬的學生,親切的為與會者指路。這女孩沒有青少年的羞赧,亦無時下年輕人的漠然,我心中的驚訝已經開始。甘露校長以七十週年校慶影片傳達出「連結」的真諦,恰恰呼應了今天會議的精神——耶穌會中華省使徒計畫深化版所重視的「連結」,連結身份與行事方式、各單位與省的幅度、現在與未來、自己與他人、天主與我之間……。

內思學生

在各實習工場參觀時,學生的樣貌繼續點亮我心中那條路。他們介紹著機器手臂、電腦繪圖,操作著車床、電線配置,演示著各式作品等等,是那樣自然、自信、有神,我又驚訝、又感動。

默觀今日經驗,我想起耶穌說的「塔冷通」比喻(瑪25:14-30),那領了五個又另賺五個塔冷通的人,主人稱他「善良忠信」。是的,我想這些學生正以善良忠信活出天主賦予的潛能!此刻,我似乎更明白如何邁開「單位使徒計畫之路」,這條路是和夥伴、天主共行的旅程:一起探索、一起前行、一起善良忠信地活出耶穌會精神!

內思的學生
內思的學生

 

彰化靜山靈修中心經理,林致良先生

「朝陽初照萬物新,心中有光路自明。」

今天陽光普照,我也有幸來到天主教內思高工參訪。在這裡,我不只看到一所技職學校,更看到一個讓年輕人充滿希望、眼神發光的地方。

董事長詹德隆神父和藹親切,甘校長給人的感覺非常溫暖、善良而有耐心;整個團隊讓人感受到這不只是管理,而是真正在「陪伴」學生成長。學生們的表現讓我特別印象深刻——他們介紹自己的專業時,自信中帶著熱情,眼裡有光,態度也非常有禮貌,彷彿他們不只是在學一門技術,而是在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校園內的設備非常先進,比如400萬的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簡稱CNC機台),學生學習的內容也都是現今產業非常需要的專業技能,像是電腦程式設計、機器手臂的操作與指令設定、精密CNC自動控制等等。這些與德國非常重視實作與產業結合的技職教育理念,有許多雷同之處。

這次的參訪讓我不只是看見教育的專業面,更深刻感受到耶穌會精神在其中的體現:尊重個人、陪伴成長,並引導每個人找到自己可以貢獻社會的一條光明之路。

內思學生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徐明德神父

在參訪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不論是參觀電子科、電機科、機械科、資訊科、多媒體科等,學生從一年級到三年級在老師們辛勤的教導之下,循序漸進地加深加廣該專業科目的知識與技能。學生在展示學習成果時,表露出成熟的自信與對自身領域的專業素養,從落落大方地在攝影棚拍攝食品企劃的影片,到從容的操作機械手臂、車床、銑床和電箱配線等複雜線路,或是介紹參展的專題研究,在在流露出內思高工行政與教師團隊的用心經營,與學生卓越的學習成果展現。

內思學生

 

會長辦公室人事室主任,莫惠冰女士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去內思高工參加工作主任會議,心情輕鬆也帶著期望!

校長、主任、老師、學生們盛情款待,在短短的兩個小時,走遍了五個不同科的教室和實驗工場及校園。

由衷地欣賞學生們滿滿自信的跟我們介紹工序和示範、分享學習心得和成果,溫婉謙虛中帶著一份肯定,一份自豪。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 給學生一個合適的舞台,他們必定可以把自己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

內思老師講解

真心欣賞校友們回來當老師的投身和熱情,聽到一位今年大概也有60多歲的老師,說他從16歲就情繫內思,一輩子就這樣無憾無悔的要承傳當年神父們設立學校的精神:為讓孩子們具備一技之長。

誠摯地欣賞校長和主任們無私的付出和陪伴,只為了一個簡單的心願,就是讓孩子們裝備好自己,在天主的愛和恩寵裡勇敢地走他們的人生路!

我深深地感受到,天主教的全人教育就在於此,不只是要給予學生知識和技術方面的陶成,更重要的是默默地塑造他們的品格和心靈,讓天主的面貌呈現出來。

後記:同學們還脫了校服給通傳中心主任神父和省會長穿上!在我的眼中,這不是學生調皮的搞搞氣氛而已,而是積極的分享他們對學校的那份歸屬感,希望神父們也可分沾他們作為內思一分子的自豪與喜悅!

謝神父穿內思制服
謝詩祥神父(中)穿上內思的制服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崔寶臣神父

春意猶在,暖風吹拂,彷彿為即將到來的夏日鋪陳序曲。耶穌會中華省各單位的主任們,從寶島四面八方陸續抵達新埔的天主教內思高工,踏入這片歷史與希望交織的歡樂校園。

校長甘露女士早已在場守候,笑容如晨光般溫暖,迎接每一位遠道而來的賓客。會議尚未開始,手中那份意外的驚喜已悄然撼動人心——每位與會者都收到由內思高工的學生親手製作、刻上名字的銅製印章。細膩而沉穩的質地,彷彿承載著代代傳承的祝福與期待。

內思致贈工作主任的貼心小禮

這是我首次踏入內思高工的校園。思及七十年前,耶穌會在台灣尚在摸索現代化之路時,就以深遠的眼光與無私的奉獻,建立起這樣一所引領人心的教育園地,令人動容,也滿懷感恩。儘管甘校長在致歡迎詞時說,學校坐落在「好山好水好不方便」的偏僻之地,但心中依然默默祈求:願天主讓這份教育的使命,繼續啟發人心,綿延不絕。

會中我們重溫今年省聚會時完成的「PAP深化版」,讓我對這份計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省使徒計畫培育及支持小組所安排的「單位使徒計劃導向座談」,更讓我受到鼓勵且充滿希望。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正籌備來台六十週年的慶典,並在此基礎上規劃五年願景,此時此刻,正是與耶穌會中華省整體使徒方向接軌的最佳時機。願神學院的步履,在傳統與創新之間行穩致遠,也更深地連結其他使徒單位的脈動。

省會長最後帶領大家做意識省察,讓我感受到,每一次聚會,都是一次靈性的交會與彼此的靠近。有些主任並非天主教徒,但在這裡,我們因同一的服務使命相聚——這,正是一份最美的見證。

小組分享

文/圖:耶穌會通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