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說過:「不要讓自己陷入絕望。我們是復活的子民,阿肋路亞是我們的歌曲。 」耶穌的復活不只是安慰,更是一種使命宣言。不是一張取暖的電毯,而是一個跟隨祂腳步的命令。我們作為復活節子民,即使遭逢苦難,死亡和絕望,仍繼續不斷和天主的氣息相通。
當個復活節子民是什麼意思?慶祝復活又意味什麼?
對某些人而言,復活只是一種安慰,一種生命在死後會轉變為某種形式繼續,而不是我們生命故事終結的記號。
這是好的開始,但遠不止於此。耶穌的復活不只是安慰,更是一種使命宣言。不是一張取暖的電毯,而是一個跟隨祂腳步的命令。
耶穌的使命是什麼?祂來做什麼? 為何復活不只對亡者,也對生者,事實上,是對所有活著且充滿愛的事物都很重要呢?
以下的內容出自羅伯特·巴隆主教 (Bishop Robert Barron),它為我們這些復活節子民,提供了理解復活的關鍵解答:
耶穌在家鄉納匝肋的會堂首次宣講時,祂誦讀了《依撒意亞先知書》的某處經文,祂認為這些經文最能總結「祂是誰」以及「祂的使命是什麼」。因此,我們有必要仔細聆聽。
耶穌首先說:「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依六十一:1)上主的神、上主的氣息、自起初就在水面上運行的聖神、天主的能量——正是這一切臨於耶穌身上,賦予祂生命力。
耶穌充滿上主之神,祂做了什麼?祂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換句話說,祂把天主的愛帶給那些因不正義而被排擠的人,把自由帶給那些因罪惡而被囚禁的人,並治癒那些自我已經瓦解粉碎的人。
在逾越奧跡和復活之後,祂向門徒們吹了口氣,把這聖神的氣息通傳給他們,並將他們導向這使命。
作為復活節子民,即使遭逢苦難,死亡和絕望,仍繼續不斷和天主的氣息相通。世界可以壓垮你、禁錮你、使你夢想破滅,甚至殺死你。然而天主的神會帶著我們前行,走入每個黑暗的角落,在那裡我們宣揚生命之主無盡的愛。
基督的復活不只保證死後的生命,也對死前的塵世生命做出保證:與主結合,圓滿豐富的生命。我們蒙召與這無所不在、穿透一切的天主氣息合而為一,讓它鼓舞我們,承續耶穌基督在這世上的使命:給萬物帶來救贖與救恩。
文:彌格爾・薩內姆 (Michael J. Sanem)
文章來源:God In All Things
圖:AURACANVA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