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假期已至,你可能有機會徜徉於大地母親懷抱裡,在你享受自然所賜予的一切時,讓我們一起為人類與受造界的關係祈禱。
(全文轉載自香港教區2025禧年《朝聖手冊》)
高天陳述天主的光榮,穹蒼宣揚他手的化工 (詠19:2)
過去一年,酷熱天氣累破歷史紀錄,使我們不得不正視氣候轉變和生態危機的警號。讓我們一起為人類與受造界的關係祈禱。
大自然本身就是天主的奇妙創造,它們不斷以自己的生命讚美主。首先讓自己停下來,默觀或閉目想像一下大自然的景色,一花一草、一樹一木、蟲魚鳥獸、日月星辰……意會一下天主創造的好。同樣,天主亦以愛創造了我們,感受一下作為受造界的一份子,我們與萬物息息相關,彼此活出豐盛的生命以光榮天主。

在此刻,不妨體會一下《聖詠》所描述:「高天陳述天主的光榮,穹蒼宣揚他手的化工;日與日侃侃而談,夜與夜知識相傳。不是語,也不是言,是聽不到的語言;它們的聲音傳遍普世,它們的言語達於地極。」(詠19:2-5a) 感應一下自己與萬物這一份共融連結吧!
既是天主美好的創造,我們都分享天主愛的本質。依納爵指出,愛是一種相互的通傳:「愛者將自己的所有或其中的一部分,給予被愛者。」我們可有意識到,大自然一直愛著我們?默想一下,我呼吸的每一口新鮮空氣,是多少樹木森林對我的愛?所喝的一口清水、所吃大地出產的五穀和樹上所結的果子都並非理所當然的。當我意識這一切,內心可有燃起一份感恩之情、一份以愛還愛的心?
天主在創世之初就定下這愛的定律:「上主的法律是完善的,能暢快人靈;上主的約章是忠誠的,能開啟愚蒙;上主的規誡是正直的,能悅樂心情;上主的命令是光明的,能燭照眼睛;上主的訓誨是純潔的,永遠常存;上主的判斷是真實的,無不公允;比黃金,比極純的黃金更可愛戀;比蜂蜜,比蜂巢的流汁更要甘甜。」(詠19:8-11)
這時候,可能自然而然地想到:大地母親默默無聲地愛著我們,但我們又怎樣對待她呢?教宗方濟各分別在2015年和2023年發出《願禰受讚頌》(Laudato Si) 通諭和《請讚頌天主》(Laudato Deum) 勸諭,他指出,因為我們肆意濫用天主賦予「大地母親」的資源,讓大地本身受到壓榨及糟蹋,已對她造成傷害,她正在向我們吶喊。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城市生活,免不了對大自然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傷害。讓我們默想一下,我怎樣因貪圖便捷或個人享樂而增加了對自然的傷害,例如:使用即棄用品、浪費食物、棄置塑膠玻璃、浪費食水、增加碳排放、污染環境等;又有什麼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而濫用環境資源?
「你僕人雖留心這一切,竭盡全力遵守這一切,但誰能認出自己的一切過犯?求你赦免我未覺察到的罪愆。」(詠19:12-13)
無論是有意無意,大自然無私地把天主賦予的一切分享,但人類卻對她肆意濫用和傷害。轉變是在愛的基礎上,意識、看到、承認自己盲目、不自由和過錯。這刻,我願意尋求主的寛恕和憐憫嗎?
依納爵邀請我們,來到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面前,感受一下主基督怎樣以愛救贖我們的罪。對於自己和整個人類的不自由,祈求主基督的寛恕和救贖,也可以請求「大地母親」的原諒。留意主耶穌對我的回應和聆聽一下大自然的渴望。
我又如何以愛回應大自然的愛呢?我願意在日常生活中採取什麼行動減少對環境的傷害?甚或為著愛護自然界,我願意減少一些生活上的享受和方便嗎?我又如何把這經驗與人分享?把這些意願都帶到天主面前,祈求主的悅納。最後,也讓我們向主祈求一份恩寵,可以與受造界,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滿懷望德地並肩同行。
文: 香港思維靜院-依納爵靈修中心培育主任 羅家慧
攝影: 謝詩祥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