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自2007年起為在台灣工作的移工開設中文班,至今已近20年。移工透過中文班的學習與華語能力提升,既可實現夢想,成長更是翻倍。他們不只蛻變成雙語人員,或改為從事行政、中階技術的工作,更有移工考進台灣的大學,一圓大學之夢。2024年12月8日,新事中心為移工舉辦中文學習成果發表會,學長姐和學弟妹共聚一堂,分享整年的學習心得和感想。
2024年12月8日,耶穌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在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為移工舉行「113年移工在台灣的中文情境-學習計畫成果發表會」,在場的學生有初階班和進階班的移工學生,也有今年成功考過中文檢定的學長姐們,大家一起分享自己一整年的學習心得與感想。
由新事中心主辦,教育部主導的「多元文化教育終身學習圈-移工中文班」,每年都有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移工參加。為了在台灣工作時,能夠增加自己和雇主與同事溝通順暢、減少誤會,以及幫助同鄉適應在台的生活,許多移工學員都願意利用星期天的休假日,精進自己的中文能力。

移工中文班不只是教中文,更透過「雙語專員」分享在台的生活經驗,以讓來自不同文化的移工,可在學習中文時,更有效的將所學套用至適合的情境當中,像是買東西、和老闆溝通,或是處理平日的生活所需,藉此提升移工的適應力。此外,雙語專員也會鼓勵移工學員報考華語測驗,為自己的語言能力求取認證,將來可從廠工、看護工等,轉為技術性工作人員(通譯),使自己在台灣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將近20年來,移工中文班的學生已結出纍纍的果實。他們在通過不同階段的華語測驗之後,除了多人轉而成為雙語人員之外,也有移工返回母國從事白領工作,或在台灣改為擔任管理者、行政人員或是中階技術工。甚至有移工考上台灣的大學,平日上班,利用周末上學,半工半讀實現自己的大學之夢。

新事中心鍾佳伶主任表示,若考過華語測驗B1級以上,移工不但在台灣,在越南或是其他東南亞國家,也都可以容易找到工作,「透過中文班的學習與華語能力提升,是幫助移工找到實行夢想的一種方法」。
負責教中文班的盧心懋老師在結業式上發表對過去一年的感想,雖然學員有時候因為加班、勞累,精神和心情可能都不太好,但依然很努力地來上課,真不簡單。他同時也教誨學員,學習語言,只要敢說,那就是學習的機會,不要擔心說得不好,當學員可以越來越敢講中文,就等於幫自己在職場上加分。

其實中文班學員的年齡分布很廣,就像大學的進修部一樣,有剛來台灣一、兩年,年紀只有19歲、20歲出頭的移工學員,也有和台灣人結婚後,因為忙著顧孩子和賺錢貼補家用,超過50歲才有機會投資自己、學習中文的新住民學員。
在成果發表中,學員們也將自己在台灣的故事融入感言中,用不同程度的中文說出自己這段時間成長。
學員A
一開始都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但現在可以了,明年也要努力考過華語測驗。
學員B
一開始在臉書上看到朋友分享學中文的過程,心裡覺得自己工作也會需要,就請朋友帶他來上課。
學員C
自己一開始連用中文自我介紹都說不出來,後來是朋友幫她找到這裡,但學了中文卻害怕出錯,而一直不敢開口講中文。但老師很熱情,一直鼓勵她。現在她不但自己中文說得很好,甚至在職場上還可以幫老闆和同事翻譯。她覺得學習中文不只是幫助她自己,也幫助到她身邊有需要的人。

通過華語測驗的學長姐們也分享自己的經驗,無論是學習何種語言,剛開始跟不上進度都屬正常,看著別人學習有成,自己內心雖然很急,但是不用擔心,只要用自己的腳步把中文學好,最後一定能學會。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辦理移工中文班,是提供給來台的外籍移工與新住民的免費學習資源,幫助他們提升在台灣生活的適應力。我們鼓勵學員參加、通過各級華語文考試、勇於為學習負責,讓自己在台灣的努力能夠翻倍成長,達到照顧家人與成就自己的目標。
文/圖:新事社會服務中心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是一個致力於關懷職場弱勢者的社會服務機構,戮力促進資源分享的共好社會,長期致力於移工樂活並長者安養,共構移工、雇主和諧社會,幫助社會上受到剝削、不公正對待的弱小族群,邀請您一起成為他們的守護者,您的捐款將幫助這些無能為力的人走出困境、獲得權益援助,請按下「我要捐款」或電洽(02)2397-1933 #122 ,感謝您的響應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