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朱立德神父於今年將臨期第二主日,最後一次出席台北古亭耶穌聖心堂的主日彌撒,隔日12月9日,他便以92歲高齡安詳辭世。追思彌撒於12月28日在耶穌聖心堂舉行,他的姪兒朱忠嘉先生與姪媳王秋梨女士也代表家人出席。與朱神父從小一起長大,卻因大時代動盪被迫分離爾後重聚的陸達誠神父,曾在朱神父的首祭中證道,如今又在朱神父的追思彌撒中再次證道。他的一席道理令人動容,讓我們更加認識朱立德神父的信仰生命,還有一段重要的教會歷史。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瑪五:10)

在2024年12月28日諸聖嬰孩殉道慶日這天早上十點,耶穌會中華省於台北古亭耶穌聖心堂為朱立德神父舉行追思彌撒,證道的陸達誠神父讀到《瑪竇福音》「真福八端」的最後一端時,突然停頓下來。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陸神父強忍住情緒,努力接續剩下的幾句經文,但來到最後:「你們歡喜踴躍罷……」平日溫文儒雅的他,仍是無法自已,勉強讀完最後的:「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

陸達誠神父講道
陸達誠神父講道

 

這段經文,完完全全是曾在勞改營待了27年的朱立德神父,一生的寫照。陸達誠神父於證道的一開始即表示,朱立德神父做到了真福八端的每一端。陸神父從1955年9月8日上海教難,逮捕了包括龔品梅主教和「他的四百多頭羊」的歷史開始娓娓道來,也回溯自己與朱立德神父打從小學就是同窗,以及與他們一家八兄弟(有四位耶穌會神父)的深厚情誼,還有他們的共同好友,耶穌會已故的沈德中神父、沈鶴璉神父,還有在美國的顧光中神父。就連他和朱立德神父二十歲出頭在修道院同班時,朱神父當班長,陸神父當副手,彼此座位分在同排左右的細節,都彷如昨日光景。

陸神父提到,一場教難,讓朱家七個男生深陷囹圄,他們的母親川流不息地到各地送衣送食。因為這個常人難以忍受的經歷,當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接見朱立德神父時,特別稱他的母親為「痛苦之母」,並親吻了朱神父的手。1994年朱神父於台北聖家堂晉鐸時,母親尚健在,應邀來台灣參禮,當時除了朱神父已在獄中過世的大哥朱樹德神父之外,一家人終得團聚,可說有登天之樂。

2015年朱立德神父站在教宗方濟各右手邊合照
2015年朱立德神父站在教宗方濟各右手邊,他的另一位哥哥朱育德神父站在教宗左手邊合照

 

朱家何以能有那麼多聖召,並在考驗中堅持信仰?陸達誠神父分享了一篇由朱樹德神父按聖保祿書信編寫,讓五十年代上海公教青年日日頌念的經文:

「基督君王,你召了我們,我們應命而來了……無論患難、困苦、勞作、守夜、監禁、鞭打……一切表示我們是天主的僕人……一路擎起十字架的旗子,呼著愈顯主榮的口號,跨著大步,向天國邁進。」

記載著朱立德神父(右)和顧光中神父(左) 受難與信仰歷史並於2015年蒙教宗方濟各接見的紀念牌。
記載著朱立德神父(右)和顧光中神父(左) 受難與信仰歷史並於2015年蒙教宗方濟各接見的紀念牌。

 

陸神父表示,朱立德神父當時同堂區公教青年一起頌念時,等於向天主宣誓,他寧可喪失生命,不會放棄信仰。而這樣的宣誓足以解釋:為何以後數百公青能於十年、二十年間,在勞改地不屈不撓地做苦工而不改初志。

因為天主的安排,陸達誠神父由於養病還有未參加聖母軍而倖免於難,但回顧朱立德神父艱苦的三十年,還有自己無法與一干好友休戚與共的煎熬,「我的心、我的靈修,是完全同上海願意為天主奉獻的人一樣」。陸神父情真意摯的證道,令人動容,也讓在場所有來賓更加了解,朱立德神父在一個動盪的大時代下,持守信仰的堅定。

「說他是龔主教最後一個徒弟,一個與上海天主教會共患難、也是全國的忠心信友的典範見證者,一點也不過份。」

朱立德神父的姪兒朱忠嘉先生與姪媳王秋梨女士
朱立德神父的姪兒朱忠嘉先生(右一)與姪媳王秋梨女士(右二)

 

這台追思彌撒由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主禮,耕莘文教院院長詹德隆神父與陸達誠神父襄禮,現場有包括新竹教區榮休的劉丹桂主教、輔仁大學校牧林之鼎神父在內約三十位神長共祭。朱立德神父的姪子朱忠嘉先生偕同她的聲樂家妻子王秋梨女士,代表朱家家人出席這台追思彌撒,而前來送別朱立德神父的教友,讓可以容納約兩百五十人的古亭耶穌聖心堂座無虛席。

董澤龍神父於彌撒進堂後即表示,朱立德神父從1955年到1988年,在監獄和勞改營中,度過漫長孤獨的歲月,「他是時代信仰的巨人」。他也於彌撒禮成後的致詞中提到:「朱神父年輕的歲月,以某一種殉道的方式來追隨耶穌基督。」他表示朱神父有許多的「不容易」,除了長年的勞改經歷,還有年屆58歲才到台灣,不只是到一個新環境,入耶穌會對他,也是適應另一種文化。而朱神父到了61歲時才晉鐸,謙遜地擔任理家,照顧耶穌會士,在台灣度過人生最後三十幾年的光陰,這也是抱持某種殉道、奉獻的精神,他為我們的信仰帶來美好的啟發與見證。

朱立德神父追思彌撒

事實上,朱立德神父形諸於外的是有別於「巨人」的清瘦與謙和,他晚年是台北耕莘文教院一道徐徐緩緩、安靜柔和的風景。每天早上平日彌撒後,他會待在門房室裡看報紙、等早餐,之後沿著花園的緩坡從從容容回到會院。到了傍晚五點出頭,他再度沿著同一道緩坡慢慢走向聖堂,在聖堂外的小房間內等著教友前去辦告解。若門開著,那房間的位置,正好讓每位路過的教友、耶穌會員工,與他打招呼、寒暄。他也努力讓自己保持健康,白天運動時間一到,他或者在三樓的走廊,或者在四樓的露台散步。他不多話,但總是面帶微笑,只要晚輩耶穌會士逢上重大事件,他總是不忘送上一幅瓜達露貝聖母像。

唯獨一件事會看見他的急迫,就是不遺餘力地推動上海教難,包括耶穌會張伯達神父、朱樹德神父在內的殉道者們進入列品程序。他大量收集資料印成書冊,並廣發給會士和教友,急切時甚至說過:「我死了,這些事情誰來做?」捨我其誰的使命感可見一斑。

耕莘文教院和古亭耶穌聖心堂是朱立德神父最後十年的家
耕莘文教院和古亭耶穌聖心堂是朱立德神父最後十年的家

 

彌撒領聖體後的謝主曲,由朱神父的姪媳王秋梨女士獻唱 <天使之糧>(Panis Angelicus),在無伴奏的清唱下,她的歌聲迴盪於聖堂中,格外嘹亮清晰且觸動人心。

追思典禮結束前,聖堂燈光全暗,只有祭台側邊的螢幕亮起,開始播放追思影片。朱神父的一生,在低沉男聲唱著英文<獻己誦>的歌曲下,一頁又一頁,依序浮現於所有來賓眼前,黑暗中除了歌聲,還有隱隱約約的啜泣聲。

公奠禮上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代表所有人向朱立德神父遺像鞠躬致意
公奠禮上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代表所有人向朱立德神父遺像鞠躬致意

朱神父生前完全奉還給天主,任憑祂安排,而身後留在人世的軀體,也捐給輔仁大學醫學院,當無言的大體老師,教育醫學生。他曾說過,在勞改營痛苦難熬時會問天主,何時才能放下背負的十字架,光是問這個問題,就足以安頓他,讓他感到安心。現在他終於放下塵世的十字架,我們一起為他祈禱,誠如追思彌撒的領經員所說:「我們求聖母轉禱,帶領朱神父直奔天庭!」

文: 耶穌會中華省通傳中心
圖/影片:耶穌會中華省通傳中心、古亭耶穌聖心堂媒體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