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中華省各地青年工作代表於11月22至29日齊聚澳門利瑪竇中學,參與了約為期一週的省青年工作者培育活動,旨在為各地青年工作者們提供內在的動力和養料,交流服務經驗,並對下一階段的青年工作做出計劃和暢想。

中華省青年工作者培育的前兩天,是由來自新加坡的耶穌會士 Charles Sim 神父所主持帶領的「心理健康與復原力」工作坊,Sim 神父從專業的角度介紹了當今社會年輕一代的心理健康狀況。他著重於闡述「復原力」(Resilience),這個對抗壓力的一個重要元素。復原力的成長,通常受到來自原生家庭、個人特質和外部支持等三方面的影響。因此,青年工作者藉著 Sim 神父演講的啟發,日後可從這三個角度,更好地理解和應對當下年輕人所面臨的心理問題。

此外,Sim 神父特別推薦心理輔導中的LEAP技巧(L-listen聆聽,E-Empathize共情,A-Affirm肯定,P-Perspective觀點),以幫助大家更好地聆聽及陪伴所服務的青年,他也帶領青年工作者進行實境操練。

活動第三天則是由中華省青年工作委員會主席湯湧神父以及試教修士 Francis Xin,分別介紹教宗新近發表的耶穌聖心主題通喻《祂愛了我們》及2025年禧年詔書《望德不叫人蒙羞》,幫助大家瞭解當前普世教會的動態、焦點與方向。

Magis 青年中心主任王世芊介紹 PAP
Magis 青年中心主任王世芊介紹 PAP

 

接下來的幾天也是本次培育的最後一部分。台灣 Magis 青年中心主任、中華省「省使徒計劃」(PAP) 青年工作小組召集人王世芊,帶領大家重溫並加深學習了PAP。與會者也以靈修交談的形式,反省和總結了中華省青年工作的現況,並對各地區和省際範圍下一步的青年工作,做了具體規劃和大膽的暢想。期間,服務於台灣 Magis 青年中心的麥智寬神父,也介紹了他的家鄉波蘭耶穌會的青年工作經驗,以期為與會者們帶來一些服務上的靈感。

麥智寬神父分享波蘭經驗
麥智寬神父分享波蘭經驗

 

談到本次活動的收穫,來自台灣 Magis 青年中心的莊俐聖分享說:「Sim 神父所介紹的 LEAP 技巧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幫助我找到了一個承接青年的方法。」 她也分享到,和其他地區青年工作者的相處和交流,為她是一份很有幫助的經驗,「很感恩參加了這次活動,也肯定了自己從事青年服務的召叫。」

另一位參會者 Mina,也特別談到培育活動頭兩天的工作坊讓她獲益匪淺:「之前面對年輕人的心理問題時,我總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覺,這次的工作坊讓我看到他們是有希望的,也讓我看到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為他們提供一些幫助,至少我可以多給他們一些聆聽和共情的部分。」 談到學習 PAP 及青年工作小組報告後的感觸,Mina 說:「它們幫助了我,更清楚地了解 PAP 的五個面向,也幫助我反思,如何具體地把這些向度帶到我所做的服務當中。」

小組分享及匯報
小組分享及匯報

 

還有幾位參會者分享道,他們對本次活動貫穿始終的靈修交談,感受尤其深刻,他們體會到靈修交談不僅是一個分享果實的場合,也是藉著彼此聆聽、向聖神開放的時刻。

在活動結束的前一晚,所有與會者很榮幸拜訪了澳門耶穌會會院團體,與會院的會士神父們,進行了輕鬆愉悅的交流。Mina 在採訪中特別提到這一經歷帶給她的感動:「在他們的團體中感受到溫馨和友愛的氣氛,特別看到年長的會士們,展現的那份喜樂和自由,以及那份繼續為教會服務的精神,很受感動。」

右起傅南渡神父、羅世範神父、徐立人神父
右起傅南渡神父、羅世範神父、徐立人神父

 

在最後一天的總結評估和暢想中,大家回顧了近一週的歷程,特別感受到一份邀請,即在各自的青年服務事工中,懷著耐心和希望,與基督同行,大膽向前去。讓我們繼續為中華省的青年工作及工作者們祈禱,願他們永不缺少天主的恩寵,保持火熱的心,在基督內結出更多的果實。

文:Martin Wang 修士
圖:Martin Wang 與 Magis 青年中心 提供

與會者最後分享的感動及願景
與會者最後分享的感動及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