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12日,是印尼的父親節。今年,耶穌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與基隆市政府社會處同仁,到基隆地區的移工仲介公司宿舍,為三十幾位印尼漁工爸爸,歡慶印尼父親節。這同時也用靈性交談的方式,讓在台灣打拼的印尼爸爸們,有機會說出內心想說的話和期許,並趁此聚會加深他們對法規的認識。

每年11月12日,是印尼人民舉國歡慶的父親節,這一天,也是慶祝父親在家庭生活中擔任重要角色的特殊時刻。

因此,在2024年11月12日當天,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來到基隆地區的移工仲介公司宿舍,與基隆市政府社會處同仁,為三十幾位的印尼漁工爸爸,歡慶印尼父親節。仲介公司特別準備印尼的美食,公司老闆也買了一個蛋糕,讓參與的爸爸們,雖在異鄉也能歡慶父親節。

當天在場的印尼爸爸們,唱了印尼語及國語的生日歌曲,讓父親節更有節慶感。其中一位漁工特別打了視訊電話,向他遠在印尼家鄉的父親道聲父親節快樂,同時也跟母親視訊通話。大夥在一旁齊聲祝福他的爸爸父親節快樂,也同聲告訴他的爸爸,他在台灣很平安健康不用擔憂。在視訊另一端漁工的爸爸,用靦腆的笑容回應謝謝。

正中間跪坐者為新事中心李正新督導
正中間跪坐者為新事中心李正新督導

 

下午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督導特別用使用靈性交談的方式,與參加的爸爸們交談一些內心話語及期許。每一位爸爸都表現出為了家人及孩子,願意犧牲奉獻自己在異鄉的孤單感,期待努力工作能讓家人及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同時分享自己如何透過信仰來扮演好自己生命中的角色,讓自己在異鄉不因著與家的距離,而有所隔閡及阻礙家庭角色的責任及義務。

督導請每一位爸爸分享自己在台的工作感覺及期許,幾乎每一位都回說台灣很好,但有時工作難免會煩躁,有時也感到開心,特別是發薪水的時候。督導讓他們自己說出自己內在的感受,釐清離鄉背井到底是為了什麼?切勿在日常工作時,遇到煩躁就想要換工作或者有其他怠惰想法。想想家人及孩子都在母國等著,煩躁時,可以透過自己的信仰來面對,避免情緒作祟而做出不當的行為。

新事中心為印尼漁工爸爸,慶祝印尼父親節

慶祝父親節同時,督導也加深印尼漁工對法規的認識,讓參與慶祝者能夠真正地了解並遵守,運用法規來保障自己的權益,也落實於工作上的責任義務。

印尼這個國家所訂定的父親節,不僅是送禮物或問候,更體現了父親的犧牲、愛和奉獻。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這個慶祝活動是如何開始,以及為什麼將11月12日訂為印尼全國父親節?

這個節日是由印尼當地一個協會Perkumpulan Putra Ibu Pertiwi (PPIP) 於2004年發起的。在聽證會上,PPIP 提議在印尼設立全國父親節。然而,當時並未找到設立國家父親節的合適日期。後來,經過大約兩年的研究,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總統 (Susilo Bambang Yudhoyono) 於2006年將11月12日定為全國父親節。這個決定是基於對父親角色給予更多尊重的需要,因為他們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常常被忽視。儘管在許多其他國家,慶祝父親節的歷史悠久許多(從 20 世紀初開始),但印尼直到 2006 年才開始正式承認這一節日。

新事中心為印尼漁工爸爸,慶祝印尼父親節

人在異鄉總是特別感到孤單,家人不在身邊時更是感受到孤寂,除了同鄉的支持外,更多是家人、孩子透過科技手機軟體的陪伴,讓在異鄉時的漁工,能夠找尋到與家連結的方式,經營好自己在生命中為人父、為人夫及為人子的角色。

文:李正新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 社工督導
文/圖來源:新事社會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