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劉希平,在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和東非省省會長基齊托.基因巴神父 (Fr Kizito Kiyimba SJ) 的引薦下,帶領由一位工程師及四位學生組成的「水團隊」,前往東非坦尚尼亞搭建淨水設施,以回應當地攸關性命的迫切需要。這也體現了耶穌會「前往最需要的地方」服務,以及「普世性使徒優先」的精神。

為了取水,非洲的婦女和兒童每天花3到6小時走路,在水資源問題更為嚴重的地區,甚至每天要花6個小時、走上6公里的路。如此辛苦,還不保證能取到乾淨可靠的用水。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全球仍有 6 億兒童缺乏安全衛生的飲用水,每日約有 1,000 名 5 歲以下新生兒及幼童,死於不乾淨用水所導致的環境和個人衛生問題,這種情形在非洲尤為嚴重。此外,在非洲每小時也有115人死於衛生條件差、衛生設施不足和受污染的水引起的疾病。

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 (左) 為水團隊降福
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 (左) 為水團隊降福

 

為了回應非洲這個攸關性命的迫切需要,2024年暑假,長期研究淨水技術的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劉希平,在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和東非省省會長基齊托.基因巴神父 (Fr Kizito Kiyimba SJ) 的引薦下,連同四位公衛系的大三學生和熟悉工程技術的系友 Brian 所組成的「水團隊」,前往非洲。

輔大「水團隊」成員於6月28日出發,飛向距離台灣一萬多公里以外、坦尚尼亞中部山區的伊根瓜 (Ikengwa),為當地的修女們提供可長可久的綠能及乾淨的飲用水,也教導學生們自行製作簡易的濾水器具,讓他們帶回家過濾使用。

水團隊抵達坦尚尼亞,右三為劉希平老師,中間為耶穌會東非會省利安德·卡布塔神父
水團隊抵達坦尚尼亞,左三為劉希平老師,中間為耶穌會東非會省利安德·卡布塔神父

 

其實劉希平老師在 2023 年的暑假已到過坦尚尼亞,當時耶穌會的坦尚尼亞三蘭港團體院長卡布塔神父 (Fr Josephat Leander  Kabutta SJ) ,陪他走訪七個地點,調查水資源的狀況。今年,卡布塔神父也陪伴水團隊到伊根瓜,還有一位耶穌會 Humphrey 修士沿途幫忙。

劉老師鎖定聖潔瑪 (瑰瑪) 修女會 ( The Congregation of Sisters of St. Gemma ) 在伊根瓜正在搭建的學校,為第一個服務對象。三位修女居住於無圍牆的小型簡陋房舍,無電力供應,鹹水 (地下水) 只能用來洗衣和清洗,大部分的食物和乾淨的飲用水,必須由位在山下孔多阿 (Kondoa) 小鎮的總院,每週一次進行補給。修女們長年辛苦地守護著300英畝的向日葵花田,因為葵花籽油是聖潔瑪修女院主要的收入來源。

教室外黃土地

輔大水團隊為期38天的旅程,首先搭飛機經香港、杜拜,輾轉抵達坦尚尼亞的三蘭港,前後花了24小時。落地後再花了一週的時間,採購當地的太陽能光電設備、冰箱電扇等基本電器、供水設備、馬達等材料後,正式踏上前往伊根瓜的旅途。

與聖瑰瑪修女們討論

水團隊師生們分為工程與教育兩組,工程組主要任務包括 (1) 太陽能光電核心工程,將非洲強烈陽光轉換成可用電源;(2) 供水工程:將室外水塔引入修女房舍內,增加使用水的方便性;(3) 淨水工程:串聯兩組逆滲透器,將鹹水轉換成可直接飲用的淡水;(4) 可透光、四個方位的十字架:保護水塔下方的蓄水桶、馬達和電燈等電力設施;而教育組選在附設小學,由輔仁公衛系的大學生們教育當地小孩,提升師生對飲用水的處理和健康的觀念。

教導當地學生關於水的知識與簡單濾水設備

在短短三週內,水團隊在當地的耶穌會神父、修士、聖潔瑪的修女和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排除萬難完成所有的工程項目。淨水與綠能設施在 7月25日由卡布塔神父祝聖後,正式啟用,而十字架燈塔,也成了修女院的精神地標。

回顧這趟旅程,劉老師滿是感動。他說:「當地採購設備非常困難,議價後卻屢次提高價格;偏遠山區行車顛頗難行,多個學生都感到不適;當地施工者善變的態度,需要陪同工作方能順利完工,這些都讓我們感到無奈,但奇妙的天主,好像知道我們的限度和困難,任務每每奇蹟地化險為夷,在屢屢碰壁的夾縫中持續前進。在看到修女們喝下第一口過濾出來乾淨的水後,臉上流露出來的那份喜悅,我們無不感謝讚美天主!」

淨水設施正式啟用
淨水設施正式啟用

還有,木型透光十字架的尺寸和設計,是到伊根瓜現場之前,已經完成設計和下單製作了,目的是放置在水塔二樓空間。完成後實地測試,大小剛剛好,未碰觸到原有鋼管,且它的厚度又恰好嵌在混凝土磚內。劉老師說,這都是剛開始設計時,完全沒設想到細節,後來卻好像實地量測的理想結果啊!

令他體會最深刻的,是才過了旅程的一半,他們就把所有帶去的美元幾乎耗盡了,只剩回程的車費和食宿費所需的現金,最後只留下七美元。天主卻派了天使護守,順利完成所有工程。「那七美元成了我最大的紀念,人生也是如此,空手來、空手去,白白得來的,努力分施……我們在生活上所擁有的一切,並非理所當然,而是天主的恩賜喔!」劉老師分享。

 乾淨的水如此美好
乾淨的水如此美好

這一趟「水在坦尚尼亞」的旅程,見證了天主循環不息的大愛 , 從恩人們慷慨的捐獻、輔大師生們無私奉獻自己的知識和時間,再到當地耶穌會士和人員的陪伴及付出、聖潔瑪修女們給育幼院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天主的愛永遠長存。

「水在坦尚尼亞」只是一個開始,因為東非省省會長基因巴神父的目標是「水在非洲」,無論是哪一個,皆活出了耶穌會「前往最需要的地方」服務,以及「普世性使徒優先」的精神。

十字架

文: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 劉希平
文字整理:莫惠冰
圖:劉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