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中西文化交流的耶穌會台北利氏學社已成立快一甲子,東西方會士、專家學者前仆後繼地努力,曾耗時超過五十年,編纂七冊聞名於世的《利氏漢法辭典》,也曾推出關切台灣重要社會議題的《人籟論辨月刊》。隨著時代演進,台北利氏學社也有所調整,現任社長、耶穌會丁立偉神父為你介紹它的最新面貌。文末更有光啟社製作,介紹1990年便踏上台灣土地的丁立偉神父,來台後,包括主持利氏學社在內的牧靈與學者生活的影片。

以開啟中西文化交流為宗旨的台北利氏學社(Taipei Ricci Institute, 簡稱TRI),由耶穌會甘易逢神父(Yves Raguin, 1912-1998)於1966年創設,至今已屆滿五十八年。近六十年來,不但成功編纂聞名於世的《利氏漢法辭典》及《漢西綜合辭典》,並於1997-2013年間相繼發行兩本期刊:《台北利氏學社年刊》(1997-2005)、《人籟論辨月刊》(2003-2013)。除此之外,利氏學社也定期舉辦研討會及出版書籍,內容涵括漢學、東亞宗教及靈修學、甲骨文、中國基督宗教傳教史、中國倫理與政治學、台灣歷史與南島文化、中國文學與藝術等各方面領域。

台北利氏學社小而美的辦公室
台北利氏學社小而美的辦公室

 

2010年,利氏學社把近五萬本藏書永久寄存於國家圖書館的「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並於2014年縮小運作規模。2023年底,學社再次搬遷至耕莘文教院內的小型辦公室,除了將多數藏書分別捐贈給輔仁大學宗教系及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同時也把甘易逢神父及雷煥章神父(Jean Lefeuvre, 1922-2010)的各類手稿轉移至法國耶穌會檔案館,方便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查找資料。

台北利氏學社最新出版品
台北利氏學社最新出版品

 

目前,台北利氏學社專注於編輯與出版中國基督宗教歷史書籍,特別是關於耶穌會在十六至十八世紀的中國帝制時期、及十九世紀後在中國與台灣的傳教史。如去年出版以義籍耶穌會士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 1543-1607)所撰之《天主實錄》為底稿,並由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王慧宇副教授加以詳細注釋的《天主實錄今注》。今年,學社另計畫發行兩套英文新書:

1、2024年7月即將出版的China Jesuits in East Asia 1948 – 1968,中譯為《東亞中華耶穌會會士1948-1968》。本書一套六冊,原著為沈起元神父(Fernando Mateos, 1920-2015),並由雷敦龢神父(Edmund Ryden)針對全書詳細編輯校對

2、丁立偉神父(Olivier Lardinois)於2022年5月成功通過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答辯的論文:《多面性基督宗教在臺灣南島民族的體現:新竹縣山區部落及都市社區的泰雅族基督徒之神學觀與信仰實踐的比較研究 》( Mutli-faced Christianity in an Austranesian Tribe of Taiwa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heologie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of Tayal Christians in Mountain and Urban Communities of Hsinchu County)

《東亞中華耶穌會會士》系列書籍
《東亞中華耶穌會會士》系列書籍

 

與此同時,台北利氏學社正和由法籍耶穌會士管理的巴黎利氏學社一同籌組「Who is God? What is the Dao – 神是誰?道為何?」國際研討會,訂於2025年5月8、9、10日於國家圖書館召開,屆時將集聚當代猶太教、基督宗教與道教學家共同展開討論。除了上述兩個利氏學社,另有四間學術機構合作舉辦:台北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巴黎耶穌會神哲學院、國立政治大學宗教學系及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後記:台北利氏學社社長丁立偉神父有神父、學者、教授、博士等多重身分,他曾戲稱自己一腳踩在圖書館做研究、另一隻腳則到山區原住民部落服務。一起來欣賞由光啟社製作的第六季《Oh My God 之微笑福爾摩沙》第二集〈來自比利時的tayal 丁立偉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