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今年的四旬期過得如何,我們都能選擇在剩下的時光中,讓復活的喜樂持續滿溢。我們可以像門徒一樣,鼓起勇氣去做從前不敢做的事,不管是積極如抗議某種社會制度不公,或者單純如邀請一個孤單的人共進午餐。我們可以努力在他人生命中,成為基督臨在的標記。
這麼說好了,談到四旬期,我過去的紀錄不怎麼好。每次我都懷著善意展開四旬期,但總是功敗垂成(有時很慘)。大學時有一年,我宣佈要棄絕咒罵。但聖灰禮儀星期三的凌晨12:05整,我發現睡前要讀的材料比我意料的更多,就嚷道:「噢! $#!@!」(我室友到現在還不放過我 ,讓我一直為此感到難堪)
我努力多為他人做事、多照顧好自己、多祈禱等等,有時我進步了一點,但在那四十天中,總有事情發生,筆記型電腦(手提電腦/筆記本電腦)陣亡、重感冒、交報告的期限迫在眉睫,哎呀!我忘了自己四旬期的承諾,變回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脾氣又壞的傢伙。
然後呢,在你意識到前,復活節就來了,我猜,你可能會覺得實在很、很……措手不及。
然而,復活節「必定會來」。耶穌復活了。門徒並不總是理解耶穌,也不是每次都能展現最大的信德。他們之中有很多人在十字架前拋棄了他(只有幾位婦女留下)。但是耶穌仍然顯現給他們!況且,就算在當時,一開始也有些人懷疑,那真的是祂嗎?不過,他們最終還是經歷了復活的喜樂。
習慣上,元月一日是新年。但身為天主教教徒,我始終覺得復活節之於基督徒,多少像是新一年開始的記號。門徒們相當害怕,也為他們所失去的「那位朋友」而哀悼。在復活節,他們的信德得以更新。復活節是一個嶄新的出發點。他們可以繼續他們的生活,確信耶穌會一直與他們同在,確信祂被釘在十字架上不是終結,還有,確信天主復活了耶穌,也要復活他們。
復活節對我們來說,也可以是個新的開始。正如對門徒們一樣,這並不是一個保證萬事圓滿順利的承諾。耶穌的朋友仍得奮鬥,並歷盡艱辛,但他們確實知道他們的救主從未遠離他們,知道他們的痛苦不是最終的結局。我猜這一定是聖伯多祿(沒錯,就是那三次否認耶穌的傢伙),因宣講耶穌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所想的。
我們可以讓基督的復活改變我們,正如它改變了耶穌的門徒一樣。與其沈浸在復活主日彌撒高唱「耶穌基督今天已復活了!」的喜樂,緊接著星期一又回到那個心煩意亂的老我中,我們可以選擇讓今年剩下的時光,滿溢復活節的喜樂。
或許,我們可以像門徒一樣,鼓起勇氣去做我們以前不敢做的事。也許是積極參與抗議不公的社會制度,如種族歧視,對同性戀的仇視,或性別歧視。也可以是邀請一位孤單的人和你及友人共進午餐,如此簡單的事。可以是不再害怕接近路邊的無家可歸的遊民,給他們食物和一個微笑。可以是向我們得知生病或悲傷的人伸出手,而不是因不知道要說什麼而退縮。也可以是為遭受霸凌的人挺身而出,而不是當個沈默的旁觀者。
不管我們今年的四旬期做得好不好,我們可以開始行動,如同那些被耶穌復活碰觸的人們。「失敗的四旬期」,不該是我們不能參與復活喜樂的藉口,我們可以努力在他人生命中成為基督臨在的標記。就像第一批基督徒,我們不完美,我們可能會動搖、犯錯。然而,與其苛責自己,或等到下一個四旬期或明年,我們可以勇於道歉、可以重新站起來,抖掉灰塵,開始用任何方式宣講天主的愛。正如耶穌在往厄瑪烏的路上與祂的朋友相遇,不管我們在哪裡、何時找祂,祂今天也會前來與我們相遇。
圖:canv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