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亞太區聯會「移民與難民網絡」(JCAP Migrants and Refugees Network)的年度實體聚會今年由中華省承辦,來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澳洲、緬甸和台灣的24位相關領域的代表,於2024年3月4日齊聚台灣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召開為期三天的會議。
甫上任的亞太區聯會主席,普里米蒂沃.「尊」.威萊神父(Fr Primitivo Viray Jr SJ)在開幕時表示,這是他以 JCAP 主席的身分首次參加亞太區網路的會議。擁有經濟學背景的威萊神父以三個英文字母 “GDP” 來發揮致辭,他語帶幽默地表示,“GDP” 在這裡並非指經濟學中的 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國內生產總值),而是感恩(Gratitude)、渴望(Desire)和祈禱(Prayer)。

首先,威萊神父感謝 JCAP 移民與難民網絡給他這個機會加深認識和了解他們為弱小者的服務。他從上一任主席東尼.墨雷諾神父(Fr Tony Moreno SJ)那裡得知,這個網絡一直以來積極地投注心力和時間在相關議題上,為此他獻上誠摯的感恩。另外,他也要感謝此網絡的協調人中井淳神父(Fr Jun Nakai SJ),以及此次會議的承辦單位,包括中華省的徐森義神父、輔仁大學耶穌會使命特色發展室,以及新事社會服務中心。
再來,威萊神父渴望此次的會議能加強與會者之間,以及他們與 JCAP 的合作關係。他期許與會者能建立更深的友誼,渴望大家未來有更多的合作,彼此扶持。最後,他為此會議祈求聖神的指引和光照,願會議結出豐碩的果實,並珍惜和享受相聚的時光。

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緊接著致歡迎辭。董神父首先表示,他很開心中華省能接待大家,除了祝福會議順利進行,也祈願與會者在台灣享有美好的聚會時光。隨後,董神父跟與會者分享自己擔任省會長的一些觀察和反省。他觀察到耶穌會近年來的一些動力(momentum),其中之一跟深度(depth)有關,這反映在依納爵皈依500週年、普世性使徒優先(UAPs)、《耶穌會現況》(DSS),以及跟貧窮願有關的文件裡,讓人們看到耶穌會走向一個更深的皈依。另一個動力跟分辨(Discernment)、合作(Collaboration)與建立網路(Networking)有關,這也是為何 JCAP 移民與難民網絡在此召開會議的原因。透過一起分辨與合作,大家完成共同的使命,這也呼應了教宗方濟各所提倡的「同道偕行」(共議同行)精神。
董神父藉著分享說,他可以想像與會者在服務中面臨的諸多挑戰,特別是當他們站在最前線為弱勢者服務,無法立即看到成效時,所感受到的氣憤或是孤獨感。因此,董神父鼓勵與會者透過此網絡,一起分享資源和訊息,透過聆聽他人在服務中結出的果實,從中汲取更大的神慰,增進彼此的共融與合一的力量,來面對往後的服務。

此次的會議除了聆聽各會省或會區有關移民、移工和難民的服務現況,大會也將和耶穌會亞太區社會服務秘書處探討未來的合作、聆聽和了解援助緬甸的實況、透過《耶穌會現況》(DSS)文件來反省該網絡擬定的五年計劃,以找出未來具體的步驟等。此外,與會者也將實際走訪台灣東北角,了解在台灣的外籍漁工現況,同時也將訪問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聆聽在台灣的移工的心聲。
耶穌會亞太區聯會移民與難民網絡的願景是為移民、難民,以及在境內流離失所者建立一個公正、安全與包容性的世界,並與他們同在。此網絡於2023年提出一個五年的行動計劃,透過四個小組的合作與共同分辨,促進款待及修和的文化,為弱勢者發聲倡議,協助脆弱者取得安全及合宜的生計,找到問題的根源,制止更多的被迫遷移和流離失所。
圖/文:耶穌會中華省通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