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裡的水可以喝,你知道嗎?耶穌會位於泰國清邁的厄瑪烏生態農場,為大學生規劃一個以《願祢受讚頌》(Laudato sí)為核心的兩天學習活動,在都市水泥叢林長大的年輕人,驚喜地發現天主藏在大自然中的秘密。
沉浸於大自然,可讓我們發現和學習許多新的事物。位於清邁的耶穌會生態中心厄瑪烏農場(Emmaus Farm),在2023年受造界時期 (Season of Creation),接待了約二十名來自泰國北部天主教學生網絡(Catholic Student Network in the North of Thailand)的學生,參與一個以《願祢受讚頌》(Laudato sí)為核心的兩天學習計劃。
在進入三項主要活動之前,服務於柬埔寨的泰籍耶穌會會士朱巴神父(Fr Jub)先解釋 Laudato sí 的意思是「願讚美歸於祢,我的天主」。
我們首先學習如何利用竹葉和牛糞堆肥。我們收集花園裡所有的竹葉,將它們放在已設好圍起的地方,然後以一層竹葉一層牛糞的方式交互堆疊,再澆入水和發酵液的混合物。這個程序要不斷反覆,直到完全填滿堆肥區為止。之後再歷時三個月,堆肥才可拿來使用。

接下來的活動讓我們對自然界的奇妙,大開眼界。我們大部分的人,原本並不知道竹子蘊藏可飲用的水。農莊的統籌人索姆魯克( Somluk)和肯恩(Ken)教我們如何從竹子取水。大家都很興奮,躍躍欲試。我們在竹莖上鑽一小孔,再插入小管子,將水引流入綁在竹莖底部的空瓶子。接好後,我們立刻看到水從竹子滴出來。放了一夜之後,翌日早晨,我們滿心期待去收集竹水。啜飲第一口的竹水時,我們訝異它獨特的風味,那與一般的礦泉水或其他竹類植物的水截然不同。竹子水必須當日飲用,因為放太久會發酵。

最後的活動是學習如何用泥土和禾稈造磚,一種製造蓋房用磚頭的古老方法。雖然學生熟悉此概念,但是對實際做磚頭的方法還是陌生。每個人都用腳踩踏來幫助泥土和禾稈混合,之後再用框架將磚頭定型。活動結束時,我們共造了約七十塊大磚頭。

有位學生分享:「這個計劃給我們時間,更認識大自然。我們從不知道可以喝竹子莖裡的水。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類似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教會我們知識,也帶給我們樂趣,去發現眷顧我們的上主,祂的美意。」
我們居住於擁擠繁忙的都市之中,被鋼筋混凝土叢林包圍,不易發現大自然之美與箇中隱藏的奧妙。在厄瑪烏農場的體驗,是一個好機會,增長年輕人對自然界的認識。大家一起學習被視為無用的東西,例如牛糞和枯葉,可以成為樹木賴以生長的肥沃土壤。這之外,潛藏於大自然中的禮物,例如隱藏在竹子裡的水 ,也讓我們感到驚訝。
這個活動,也讓不同宗教背景的學生,透過發現自然的美麗和奇妙,彼此更為親近,也加強他們與天主的關係。
文:耶穌會神父 范吳黃勇 (Pham Ngo Hoang Dung SJ)
越南籍的范神父投入泰國服務,目前是泰北天主教學校網絡的大學校牧,也是七泉學術基金會 (Seven Fountains Scholarship Fund)的負責人。
文/圖來源:耶穌會亞太區聯會 (J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