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兒少工作者滿懷愛心照護孩童,有時不太瞭解他們的想法行為,如何看懂小朋友的內心劇本,好幫助他們找回復原力?這是今年耶穌會兒少保護系列講座的最後一場, 歡迎前來聆聽杜長齡心理諮商師分享妙招。
家中的寶貝受傷時,父母如何給他溫柔的呼呼,幫助他們療傷?
青少年身心受創,父母或兒少工作者如何讀懂他們的內心劇本?
父母或兒少工作者如何幫助自己與兒少在療傷後能再次找到復原力?
一起來讀,改編自香港明愛曉暉計畫性侵犯綜合輔導服務編著的《孩子不用怕》*,當中的一則故事:
為什麼我所受的性侵犯傷害會傳染給女兒,我從沒說過!
傷害-由我開始
是女兒讓我想起自己曾受性侵犯!
有一段時間,女兒的情緒時常很容易變得很恐懼,輔導的社工聽了情況之後,說也許孩子遇到性侵犯。想著想著……,第二次再見社工時,才告知她,其實女兒應該沒受過性侵犯,反倒是我,年少的時候給男性的家人非禮了。
女兒跟我一樣,對男性很抗拒!
我從沒告訴女兒,自己曾被別人性侵犯,也沒有告訴他男性很可怕。她3歲的時候,只要有男性的飯局場合,她總是會側著面吃飯,不會讓男性看到她的樣子。
我的女兒小的時候不喜歡穿裙子,見到男性的時候,更會說穿褲子較好。我的女兒,跟我返娘家的時候,總不愛靠近男性,尤其不喜歡曾侵犯過我的那個家人,看到她如此懂得防範,我倒覺得安心。
直至看到她的情緒不穩,我才帶她去見心理輔導,兜了一大個圈子,問題竟然是我年少時所受的性侵犯。
治癒-也由我開始
性侵犯影響我最大的是我對性的觀念……我和前夫離婚了……
直到參加心理成長小組,我才可以一次把過去所受的傷害翻出來,透過翻出來又整理的過程,我才可以把自己內心的感覺重新整理,現在心裡的感覺比以前好多了,人也輕鬆了許多。
我的改變也帶來女兒的改變,她更有安全感,愛穿裙子和喜歡自己是漂亮的女孩子。
面對童年的不幸,好勇敢
*《孩子不用怕》,明愛曉暉計畫性侵犯綜合輔導服務編著 萬里機構,萬里書局出版
時間:11月12日(日) 下午2:30
地點:台北市耕莘文教院Magis 3F
地址:台北市辛亥路一段22號
講師:杜長齡 心理師
報名請點此:(座位有限 報名從速)
詢問電話:02-2365-4205 分機269
內容提供:耶穌會兒少保護暨專業倫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