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人是有福的 ?」你聽了會不會問:「為什麼?」或是有人問你相同的問題,你該怎麼回答?耶穌會耕莘文教院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你們貧窮的人是有福的 》新書發表會,本周末10月21日即將隆重登場,歡迎你前來尋找答案。

《你們貧窮的人是有福的:與耶穌福音相遇的十三堂課》作者若瑟.赫忍斯基神父 (Fr.Joseph Wresinski) 是關注貧窮,尤其是赤貧的第四世界運動的創始人,而本書的譯者之一楊淑秀女士,也長期投身此運動。若想更深地了解若瑟神父和第四世界運動,千萬不要錯過這場精彩的活動。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們先來分享楊淑秀女士所撰寫的一篇文章:

***

【貧窮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你們是創建天國的先鋒】

避靜最後一天,意識到,必須學習耶穌對人性軟弱的理解與接納,耶穌雖指出人的各種軟弱,但,不放棄對人的盼望,祂依然對軟弱的人類懷抱希望,交付他們使命,期待他們繼續前進、跟隨祂、與祂合作,向窮人宣告喜訊。

但跟隨耶穌並不容易,他曾對眾人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

這裡的「棄絕自己」,法文版有的翻譯成「不應該再想自己」(ne doit plus penser à lui-même.)或「放棄自己過去的看法」(se renie lui-même)、「忘我」(renoncer à soi-même)等。

事實上,耶穌已經給了榜樣,若瑟神父說:「他沒有為自己保留任何安全感。」 祂在荒野受魔鬼的各種試探時,拒絕將石頭變成餅,就已經捨棄了經濟權力,祂拒絕任何物質上的好處;祂也捨棄了政治權力,拒絕朝拜魔鬼,拒絕世俗的榮華富貴,也拒絕試探天主。

若瑟神父在《你們貧窮的人是有福的》第一章談到耶穌拒絕種種誘惑時說道:「藉此,耶穌表明祂堅定的決志,祂要和最底層的百姓在一起,即使他們不會給他帶來任何權勢或聲譽,相反地,祂還會因為他們而蒙羞受辱。」甚至,因此走上死路,被釘十字架。

也因此,當耶穌從曠野回到加里肋亞,開始傳教時,這樣宣告自己的使命:「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祂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四18-19)

向窮人傳報甚麼樣的喜訊呢?

因為他們的生命經驗,他們是「創建天國的先鋒」,天主要重用他們,一如上主派遣了耶穌,耶穌也要交付給窮人使命:愛的使命、寬恕的使命,尋找並支持比他們更貧窮的人……。

一位台北的活水成員,從小到大,不管是身體還是靈魂,都傷痕累累,他曾經受到很多傷害,但他說: 「只有愛能止恨。」

另一位宜蘭的活水成員,經歷眾多創傷後寫道:「因為認識了天主,才讓我知道原諒是什麼。認識了天主,才讓我放下報復。不然以前的我,滿腦袋都是:『以後有能力一定要報復他們,讓他們知道當初我所受的痛苦,包含家人在內,死也不會原諒他們。』但是,還好我沒有這麼做,不然我也是活在痛苦中,成為報復別人的人。認識了天主,我才把報復這件事交給天主,告訴天主:『我要放下它,要去原諒它。』」

若瑟神父在第一章繼續說道:「滋養並讓我相信耶穌的天主性的,倒不是祂行過許多神蹟或祂的教義,而是因為祂敢於其他人所不敢的,從古至今沒人做過祂所做的,以後也不會有。祂超越了自由選擇的貧困,因為發貧窮願的還是特權者,可是祂完全認同當時和今天一直處於社會底層的人:被遺棄的痲瘋病人、無助的殘疾人士、求助無門的癱瘓者、附魔的人,或是被視為附魔者而被趕到城外山洞的,以及那些被唾棄的妓女,一言以蔽之,所有那些從古至今一直被排擠到邊緣的人。」

「我覺得這就是耶穌顯示自己是天主子的首要途徑,這不曾停止的實踐方式讓那些完全被拒絕的人成為麵團中的酵母,創建天國的先鋒。『罪人和娼妓要在你們之前…」(瑪竇福音21 :31)』」(《你們貧窮的人是有福的》,頁70)

***

新書發表會將以播放紀錄片開場,接著是三階段的座談會,與談人的陣容不容錯過。

日期:2023.10.21 (六)

時間:14:00-17:00

地點:台北耕莘文教院

報名請點:《你們貧窮的人是有福的》新書發表會 或掃 QR code

新書發表會海報

文:轉載自楊淑秀女士網頁

圖:星火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