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創造了大地萬物,包括我們人類在內,親近祂巧手創造的大自然,即是親近祂。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的自然靈修課,帶領你沉浸於自然,感受天主的神妙化工,更新與祂的關係。
「我好像走進一座森林。」十月初在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展開的自然靈修課,某位學員一走進教室不禁讚嘆。
超過兩百公分的長方木桌上,擺了一席來自大自然的盛宴,淺色花紋的桌布上,布滿了各種植栽、種子、果實、葉子、新鮮的花朵,還有彷彿把時間、香氣、顏色都凍結的乾燥尤加利葉、紫薊、相思豆樹……綠的、紅的、藍的、黃的、棕色的,各種大地的顏色紛紛前來集合。
帶領此堂課的方玉華老師是資深的靈修輔導,她希望學員透過大自然,親近天主並與祂連結。
課堂一開始,她請十幾位學員從擺放在窗台前,顏色繽紛的鳥類明信片中,挑選一張自己最喜歡的,接著所有人圍著長桌,以祈禱開始了自然靈修的第一堂課。
這堂課以特別的「相見歡」方式破冰,學員們可以從說明自己為何會挑中手上的鳥類圖卡說起,為牠們命名來介紹自己。
方老師率先示範,她挑了高海拔鳥類白頭鶇,雪白頭上有黑色的斑點,配上黑藍色的羽翼和棕橘色交錯的腹部,再加上晶亮的黑眼睛。白頭鶇是方老師始終緣慳一面的鳥,每每在野外出現,同伴喚方老師趕緊去看白頭鶇時,牠總是迅速消失得無影無蹤。因為這個緣故,老師將牠命名為「渴望」。
緊接著,學員們也一一介紹手上的卡片和自己。他們為喜歡的鳥兒取名為「勇氣」、「雀躍」、「眺望」、「圓圓」、「備受寵愛」、「生生不息」,所有人藉由天主創造的美麗鳥兒來認識彼此。
《聖經 》創世紀中寫道:「上主天主用塵土造了各種野獸和天空中的各種飛鳥,都引到人面前,看他怎樣起名;凡人給生物起的名字,就成了那生物的名字。」(創19:2)
方老師以這段經文為例問:「名字重不重要?」我們不一定要知道那隻鳥的正式學名,但可以為牠命名,如同父母為孩子取名,當中滿懷了慎重與期待。我們了解這隻鳥、記住牠的特徵,才會尊重牠,最終愛牠。
我們時時刻刻都可接觸自然,不一定非得上山下海,方老師建議,我們可以親近一株植物、一隻小動物,與它們建立連結,從它們身上感受天主在對我們表達什麼?
或是趁秋季,台灣欒樹的變化最多樣時,像方老師一樣,穿上有秋天味道的衣服,漫步在台北敦化南路成排、紅紅黃黃的欒樹下,與季節在一起。這也等於和創造季節的天主在一起。

方老師簡單介紹完大自然,課程來到五感的體驗。學員們用嗅聞、撫觸,最後用特殊的放大鏡貼著植物,眼觀它們的各部分細節。揉碎的柚子葉、柳丁葉、蒜頭葉、青芒果樹的葉子,聞一聞後猜得出誰是誰嗎?走在街頭巷弄,每個角落幾乎都可看見的構樹,葉子上有毛,背面的葉脈陰陽對比強烈,兩側摸起來都粗粗的。用放大鏡看呢?只見葉緣、葉面上,白色的短毛,在放大鏡的照光下,顯得挺直、白皙,像是裝飾綠色衣服的流蘇,還有人看到上面有小蟲和蟲卵。
這個階段的教室裡充滿了喜悅驚奇的熱鬧,讚美天主創造的聲音不絕於耳。例如撥開倒地鈴淡橘色氣球般的蒴果,裡面是清楚隔成三個空間,像三間房間。大家聯想到聖父、聖子及聖神 (聖靈) 三位一體。而每一個房間裡藏著的黑色種子上,還有個白色心型的印痕,彷彿天主的蓋章認證。
大家還看到某種蕨類背面,充滿秩序之美的孢子排列、大葉桃花心木的種子為了能飛翔遠播,長得像螺旋槳的葉片,香椿長得像一朵朵花的種子……學員們不禁讚美天主的化工多麼神妙。近距離的觀察與體驗,讓學員又一次親近受造萬物,想像它們如何來到這張大桌子前的生命旅程。每個人都欲罷不能,這個摸、那個看。
收拾興奮後,終於來到自然靈修課的最後一個階段,20分鐘的默觀體驗。在開始前,方老師引導學員,先選一樣植物,停下來好好看它,與它多點連結,看它激發了你什麼。接著留意你的感受,有沒有浮出過去什麼樣的經驗,跟過去的連結是什麼?之後停留在那裡,看它在表達什麼,天主要藉這經驗告訴我什麼?
十幾個人在依納爵靈修中心的裡裡外外,各自找了喜歡的植物和角落,靜默地進行個人默觀,時間到了,還有人與所選的植物依依不捨。
在默觀後的小組三輪的分享中,學員們真誠地表達剛剛短短的20分鐘內,他們獲取的經驗。
有學員分享,從俯瞰的角度仔細觀察可愛但不確定名字的殼斗科果實頂蓋,或者是倒地鈴黑色種子上面的心型圖案,它們的邊緣都像是有人把瀏海修齊,那真的只有主全能的手才能做到。祂給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路走,但又有一定的限制。方老師則是回應,天主讓我們可發揮,又有限制。

也有學員說,她看著倒地鈴的三個房間,和種子上的那顆白色心形印記,想起她的家庭也是三人,他們可以各自獨立也可以彼此接納,而共同語言就是那顆醒目的白色愛心。
最後一輪,每個人用一句話總結從自己的默觀和聆聽其他人分享後的感想。
有位學員在默觀時,欣賞著一串帶葉的咖啡豆串,在陽光下呈現的光影、色澤變化。因為咖啡豆的成熟度不一,因此有紅、橘、黃各色的豆子錯落於枝條上。這些都讓她從中感受主豐富的供應,一切都在祂的計畫內,我們不用擔憂。
她為自己的第一堂自然靈修課總結:「不要擔憂自己的事,也要顧念他人。」因為,在森林中不同層次的植物相互依存,也有伙伴提到與家人既分又合的關係。

自然靈修,不只拉近學員與自然的關係,也拉近彼此的關係,等於是透過自然與人,更親近天主。
第二堂課起,學員們將有三堂課走到戶外,最後一堂則是於淡水被自然環繞的聖本篤靈修中心,進行一整天的避靜。
歡迎點閱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網頁查看開課公告。
文/圖 耶穌會通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