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趨緩與邊境管制的放寬,耶穌會中華省近 20 位年輕司鐸在 2023 年中秋前夕相聚於美麗清幽的香港思維靜院,在共融的氛圍中參與了五天的工作坊,再敘兄弟情。

這次的聚會暨工作坊由中華省新任培育代表 Paulini 神父、中國使命代表 Xavier 神父,以及長洲思維靜院培育主任羅家慧女士、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方進德神父,和彰化靜山靈修中心李驊神父及專職靈修輔導曹志誠先生共同策劃,在在地展現了中華省跨地區、跨單位及與平信徒之間「共議同行」的合作精神。

彰化靜山靈修中心的曹志誠(右)與長洲思維靜院的羅家慧(左)是工作坊的其中兩位平行徒協調人。
彰化靜山靈修中心的曹志誠(右)與長洲思維靜院的羅家慧(左)是工作坊的其中兩位平信徒協調人。

此次工作坊的內容以「靈修交談」(Spiritual Conversation)和「共同分辨」(Discernment in Common)為主軸。為避免工作坊過於「理論導向」,籌備小組提供了五次的個人祈禱材料,邀請年輕會士從個人的經驗出發,對中華省當前的優勢、弱點、機遇和威脅加以省思,並對「耶穌邀請中華省派遣讀書修士到馬尼拉或是在台北念神學,哪個能更好答覆會省未來十年的使命」做出分辨。祈禱之後,每人將祈禱的果實帶回小組做靈修交談,並輪流演練協調人(facilitator)的角色,之後再回到大組進行報告和交流探討。

整體而言,多年不見、平常分散各地的中華省年輕司鐸對於本次工作坊最大的感恩,是兄弟之間仍保有著深厚的情誼與共融的渴望;充當小組協調人的兩位平信徒合作者也感受到了這一點。這份在共融中體會到的兄弟情也是肯定身分和獲得使命之力量的泉源:團體即使命。在真誠的分享中,大家不僅願意擁抱弟兄的脆弱,也見賢思齊,同時感受到「向上」的正能量,覺得是耶穌要聚集大家,好使中華省這艘小船能乘風破浪。這種團體的聯結和願意彼此扶持及服侍的情懷,也使某些弟兄不停留在過去對弟兄的判斷中,而打開了他們看待團體和兄弟關係的新視野。如此的兄弟情與團體感令平信徒協調人驚訝,使他們覺得耶穌會中華省有希望。

平常散居各地的弟兄們相聚一堂,進行大組的靈修交談與分享。
平常散居各地的弟兄們相聚一堂,進行大組的靈修交談與分享。

在學習靈修交談與共同分辨方面,年輕司鐸們也都給予非常積極的回饋,其體會較深的部分主要是在靈修交談過程中對各自與團體的「內在動力」的注意,對耶穌的位置與邀請的意識——耶穌願意我們走向哪裡?——以及對進行細節的體會,這種體會使之前學習到的知識不再是紙上談兵的內容。有不少弟兄表示,這次學習對其使徒工作有具體的幫助,如堂區管理層的共同分辨、初學院中的靈修交談等。透過這次學習,還有個別弟兄謙虛地承認自己其實並非依納爵靈修專家,還需要更具體、更深入地去實踐和領會其博大精深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坊期間,中華省前任省會長、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以及現任省會長董澤龍神父也抽空前來共融聚首,主禮感恩聖祭,給予年輕的會士弟兄們勸勉和鼓勵。此外,幾位在香港接受培育的修士也在工作坊的尾聲抵達思維靜院,與未曾見面或久違的兄弟們聚首相談。

中華省前省會長、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為參加工作坊的弟兄們主禮彌撒聖祭。
中華省前省會長、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為參加工作坊的弟兄們主禮彌撒聖祭。

周樞機在聖瑪竇宗徒慶日的彌撒講道中,特別提到耶穌以關愛的眼神注視著稅吏瑪竇,祂也以同樣的目光注視著現今的耶穌會士,包括有問題的會士弟兄在內。周樞機勸勉弟兄們效法耶穌的慈愛,相信天主把大家聚集一處,是要在多元之中學習欣賞,彼此擔待、互相包容,懷著盼望和信心一同分辨,邁向未來。彌撒後,樞機也特別留下來與年輕的會士弟兄們共融聚餐,分享彼此的近況。

中華省現任省會長董澤龍神父早思維靜院大堂內為年輕會士舉行感恩聖祭。
中華省現任省會長董澤龍神父在思維靜院大堂內為年輕會士舉行感恩聖祭。

現任省會長董神父在工作坊第一次的大組分享中,特別敦促大家閱讀總院近期頒布的文件《耶穌會現況》(De Statu Societatis Iesu 2023),邀請大家對耶穌會士的身分(identity)加以反思。他也以美國已故耶穌會靈修大師威廉.貝瑞神父(Fr. William Barry SJ)的話「你們就是耶穌會」(You are the Society),鼓勵大家對耶穌會及會省表達關懷。他也分享了最近前往非洲拜訪不同會省的經驗和心得,同時也跟參與工作坊的年輕司鐸進行了提問與回答(Q&A)的環節。

五天的聚會與工作坊雖然畫上了句點,與會的年輕司鐸們卻帶著滿腔的使徒熱忱,懷著在主內彼此扶持的兄弟情,心神合一地繼續前往各地,履行修會託付給他們的使命。大家期待下一次的聚會,同時期許自己在團體中、在使命裡,與耶穌一起乘風破浪,並以天主的愛燃點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