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中華省為慶祝今年的聖依納爵瞻禮,以「夢想」為主題邀請到兩位耶穌會士以及四位青年分享。慶祝活動以省會長董澤龍神父主禮的隆重彌撒結束。
為慶祝會祖聖依納爵.羅耀拉逢年一度的瞻禮日,耶穌會中華省於2023年7月29日在台北聖家堂禮堂舉辦「爵夢.覺夢」講座,邀請了方進德神父、朴正煥神父及四位青年一起探討聖依納爵的「夢想」,進而分享如何在生活中認出內心最深的「渴望」,努力活出天主的召叫。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多位耶穌會士以及近百位教友出席了當天下午的講座,慶祝活動也在莊嚴的感恩聖祭中劃上句點。
當天的活動以觀賞2016年發行的「聖依納爵.羅耀拉」電影精簡版開場,身兼講座主持人及第一位分享者的青年 Doby 循著聖依納爵皈依的脈絡,分享了自己如何從一位驕傲自負的無神論青年到皈依受洗的經驗。Doby 回顧自己在大學時期因著一位教友姊姊的一句重話「如果你為你的生活感到滿足,那我替你感到悲哀」開始了自己的心靈朝聖旅程,更在迷惘中參加了Magis青年中心南部的「爵醒行動」培育課程,認識了依納爵和相關的靈修主題。雖然一開始他對許多主題不理解,天主卻藉著「悔改與皈依」的主題讓他「突然頓悟」,因而懾服在天主的愛裡,顛覆了自己「不喜歡宗教、承諾、青年」和「不能接受我有罪」的信念,並願意答覆成為下一屆南部「爵醒行動」的學長。

緊接著分享的是朴正煥神父,他談到聖依納爵如何藉由「砲彈經驗」看到內心的黑暗,意識到唯有天主可以幫助他展開新的生命。朴神父表示,聖依納爵在找到天主後從此「擇善固執」,願意把自己的經驗筆錄下來與別人分享,成為了後來的《神操》。接著。朴神父簡要地談到「原則與基礎」、「分辨與選擇」、「獲得愛情的默觀」等主題,並表示相當羨慕聖依納爵在晚年時「每次尋求天主時就能找到祂」的靈修境界。這激勵了他效法會祖聖依納爵與天主建立親密關係的渴望。

在第二場分享中,三位曾經參加北部「爵醒行動」的青年輪流分享自己如何透過依納爵靈修逐漸走出自己、歸向天主、努力活出自己和天主的夢想。
Patty 從一位領洗不久的上班族視角分享自己如何透過依納爵靈修,從初學者到逐漸走在一條清晰的道路上,成為爵醒行動的學姊和陪伴者。她分享自己如何藉由帶領別人做默觀祈禱,學會了「讓自己的努力輕一些」,讓「天主和聖神更多的來到當中推動,一起合作完成使命」。她也期許自己如同聖依納爵那樣,「帶著朝聖者的情懷,風雨無阻的感受這份愛的力量,為的是使過去、現在、未來在紛亂的情境下仍保有內心的自由,平心的接受生活中的變化,並繼續每日的操練,學習開放做出一些決定」。
從小就是搖籃教友的 Bob 分享自己如何在學習及成長的過程中,思考「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以及「未來的夢想」而感到迷惘和焦慮。後來,透過聖依納爵的「原則與基礎」(神操23號),他從一開始的不屑與困惑到逐漸體會到「『讚美、崇敬、侍奉天主』,並不只是要我們做教會工作,或是成為神職人員,而是在任何工作中、生活中、日常中,在一切事上,學著去服務、去傾聽,懷著大愛做每一件小事。而那些金錢、健康、長壽,如果能幫助我去行更多的愛德,我仍然可以追求,不需要放棄。但這些不會是我所追求的目標,而是幫助我去達成自我實現的工具。」他想成為一個有愛的人,努力活出天主愛的肖像,去幫助更多的人。

第三場的演講與靈修操練由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的主任方進德神父帶領。他先為大家介紹什麼是夢想,並透過聖依納爵的《自傳》幫助我們看到聖依納爵如何認出自內心的「渴望」與「火花」,也就是「效法聖人」,實現「侍奉上主」、「協助人靈」的「夢想」。方神父也透過《神操》裡的三大點,幫助大家在生活中認出並實現自己的夢想:(一)留意生活中什麼帶給自己「神慰」(神操 316號:什麼增加內心的信、望、愛三德;什麼使我內心火熱、感覺生活有意義等);(二)退一步看人生的大方向:設想自己臨終時渴望做什麼,現在就去做(神操186號);(三)不要讓恐懼阻礙自己追求夢想,要與耶穌一起「採取行動」(參:神操 230號),讓夢想實現。最後,方神父也邀請與會者在祈禱中與耶穌一起探索自己的夢想,並將之畫下與他人分享。

當天的活動由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主禮的聖依納爵慶日彌撒做結束。董神父在彌撒講道時表示,聖依納爵在皈依天主的過程中既清楚又不明確,但是他不斷地留意內心的渴望,以回應天主的召叫。董神父也透過自己在修會試教階段與神師的談話經驗,意識到在祈禱中向天主表達內心真實感受的重要。最後,董神父以當天選讀的福音(路十四25-33)勸勉大家「徹底」地跟隨耶穌,效法聖依納爵在生活中「愈顯主榮」。
